「港版納指」年內跌近三成 快速納入有Bug? 散户淪割韮菜對象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中國《證券時報》8月18日報道,在內地網路科技股的拖累下,恒生科技指數成為截至目前全球主要科技指數中年內表現最差指數,年初至今跌幅近三成,約26.19%。而納斯達克100指數同期漲幅達到44.43%。

深圳清研睿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張卿表示,快速納入機制是港股恒生科技指數最大Bug,對熱門新股的快速納入導致恒生科技指數泡沫被吹大,很多熱門新股在風險尚未充分釋放就將其納入,導致跟蹤恒指科技ETF基金被動接盤,同時吸引大量散户進場。一旦市況發生變化,泡沫戳破,不止散户,連同被動基金都成為被收割的對象。

截至7月31日,被動式追蹤恒生指數系列的產品資產管理總值約401億美元(3100億港元),與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掛鈎的交易所買賣產品的資產管理分別約206億美元、43億美元和43億美元。

恒生科技指數大跌近三成

因受到數據安全、反壟斷等監管政策影響,7月香港股市在科技股普遍下挫之下大跌。尤其恒生科技指數年初至今跌幅近三成。截至8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數重挫201點,截至收盤,報6219點,跌幅3.13%.

自去年7月27日正式推出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歷經跌宕起伏,去年在全球流動性寬鬆的推升下,恒指科技指數表現還一度冠居全球,此後走勢急轉直下,表現在全球主要科技指數中墊底。反觀納斯達克100指數同期漲幅達到44.43%,每一次調整之後不斷創新高。

恒生科技指數主要追蹤在港交所上市的30隻最大型科技板塊股份,當前權重股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京東、美團、小米、舜宇光學科技、快手等,涵蓋了網路、電商、社交、消費電子、半導體、軟件等行業。

這30隻成份股中,年初至今只有7隻股票上漲,23隻股票下跌,其中跌幅最狠的為新東方在線,達到85%,其次為快手,達到76%,股價腰斬的還有汽車之家和京東健康。新東方雖然跌幅最大,但由於權重只佔到0.1%,因此對恒生科技指數的拖累影響有限。

數據顯示,對恒生科技指數拖累影響最大的則為權重佔比較高的阿里巴巴、騰訊、小米、京東、快手和京東健康等個股。其中阿里巴巴在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中權重佔比達到11.84%,今年以來累計跌幅26%,小米集團權重佔比8.21%,累計跌幅達到26.2%,騰訊控股權重佔比7.22%,累計跌幅23%,京東集團權重佔比6.79%,累計跌幅26.9%,美團權重佔比6.5%,累計跌幅達到27.5%。

(證券時報)

上述表格數據顯示,恒生科技指數中,網路科技股不僅多,而且權重佔比較高。這也意味着,網路行業一旦面臨政策監管風險,將會嚴重拖累指數表現。相當於整個香港科技股指數在設計上,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了「網路」這個籃子裏。

張卿表示,很多熱門股票在上市之初因為一級市場佔據定價主導權,並且獲配份額較高,公開發售部分遭到散户哄搶導致中籤率低,通過快速納入機制加入恒生科技指數後催生了指數泡沫,加大了指數波動風險,導致指數大起大落。自指數發布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波幅高達36%。

根據恒生公司相關文件顯示,如新股在首個交易日的收市市值排名,在現有指數成分股中佔據前10,該新股將被納入恒生科技指數。新股加入一般於公司上市後的第10個交易日收市後實施。且調整頻率也是高於其他類指數,每季度調整一次。

從發布至今,恒生科技指數一共出現5次快速納入,分別是京東健康、快手、百度、嗶哩嗶哩和汽車之家。而這5家自納入後,京東跌幅達42%,市值從最高6,300億港元跌至目前的2,256億港元,快手跌幅更是達到81.17%,市值從1.7萬億港元跌至目前的2,960億港元,百度跌幅36.55%,市值從6,200億港元跌至3,900億港元,嗶哩嗶哩跌幅36.54%,市值從4,200億港元跌至1,989億港元,汽車之家跌幅47.38%,市值從700億港元跌至374億港元。

上述5只快速納入個股拖累恒生科技指數下跌逾10%。

「很多跟蹤恒指科技的ETF被動接盤,最後連同散户一起淪為被收割的對象。這是快速納入機制的一個重大Bug,若真的是優質公司,應該是在上市後的一個季度甚至是半年,市場情緒被逐步消化冷靜後將其納入。」張卿表示。

截至7月31日,被動式追蹤恒生指數系列的產品資產管理總值約401億美元(3100億港元),與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掛鈎的交易所買賣產品的資產管理分別約206億美元、43億美元和43億美元。

當然,除去被動基金以外,還有一些跟蹤恒指科技的主動管理基金,恒指科技的泡沫也會對他們造成投資偏差。

目前對於港股快速納入機制帶來的問題已經引起業內人士討論,記者今日採訪恒生公司問及是否會對快速納入機制作出調整,但截至發稿時間,對方並未回覆。

恒生科技指數估值依然不便宜

儘管跑輸了全球同類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的估值仍不便宜。彭博數據顯示,恒生科技指數的12個月預測市盈率在35倍,比歐美主要科技指數都要高,追蹤全球科技股的MSCI ACWI訊息技術指數在26倍,納斯達克100指數PE在24倍左右。

對於恒生科技指數估值高的問題,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主要是因為市場對恒指科技權重較高的成份股均下調EPS(每股收益)預測。

但值得一提的是,隨着相關ETF產品的陸續推出,香港科技股仍吸引了部分被動資金。彭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追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產品規模增長翻番。

南方東英資產管理着全球規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數ETF。該公司量化投資總監王毅認為,隨着中國對赴海外上市的公司設定新規,香港股市未來將會受益,今年以來一些兩地上市的公司把美股轉回港股的趨勢非常明確。

「不過,針對中國網路科技公司的監管措施一直在加強,其中包括決意遏制損害小型企業和IT新興企業的反壟斷行為的政策,還有數據安全方面的管控,都對科技股股價帶來壓力,恒生科技指數的跌勢難言見底。」某外資投行分析師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