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解讀需時 恒指能否反彈 且看中證監言論|港股部署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中港股市上周齊捱沽,恒指創下去年3月初以來最急的一周跌幅,全周累挫逾1540點,跌幅逾5.8%,創去年11月以來新低;同時內地A股亦受壓,滬深300指數全周挫3.6%,只有美股能夠繼續向好。固然,中港跌市持續受累今年以來內地監管政策接二連三出台,不過近期最令股市跌勢擴大的,應當是對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提到「共同富裕」的政策理解,市場解讀為是內地對在市場現處支配地位的中資科網龍頭股,不會放鬆監管;同時更進一步憂慮政策將影響市場化商業運作。

有中資券商認為,現時市場的恐慌情緒,主要是對政策的誤讀,並認為共同富裕的國策方針以及未來相應的政策配套,並不會傷害市場化商業邏輯;不過考慮到目前不論是港股或A股,都出現基金大戶減持的跡象,不少早前入市的資金,現在都是「蟹貨」,相信投資者信心恢復難言是一時三刻的。

不少早前入市的資金,現在都是「蟹貨」,相信投資者信心恢復難言是一時三刻的 (gettyimages)

中證監會議表明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中國證監會召開今年系統年中監管工作會議,提到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加強市場溝通,穩定政策預期和制度環境。深化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堅定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由於近期中概股在美國上市面對的審計及數據安全難題,亦是市場主要憂慮之一。且看中證監重申中美監管合作,可否有助消除投資者對中概股的退市擔憂,支持港股短線技術性反彈。

中證監會議表明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路透社)

外資集中減持食品飲料和醫藥業A股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 8月初以來,市場一度從教育政策落地後的悲觀情緒中走出,北向資金自8月2日-18日(周三)累計恢復凈流入約225億元,其中配置型資金累計凈流入253億元。不過,上周針對網約車、平台型企業勞務關係、IVD試劑集採以及白酒等領域的輿論以及部分媒體的傳播放大,再次引發投資者對產業政策擴散的擔憂。北向資金在周四周五兩天凈流出216億元,其中交易型外資流出結構與持倉結構基本一致,反映出系統性減倉的特徵,配置型外資兩日集中減持了潛在監管風險較大的食品飲料和醫藥行業,減持規模分別達到50億元和12億元,二者合計佔凈流出行業的81.9%。

報告又指出,國內資金因擔心外資拋售,也在持續拋售潛在受影響的資產,7月以來南下資金對港股保持持續流出狀態,其中7月累計凈流出635億港元,為港股通開設至今單月最大凈流出,上周凈流出181億港元。

上述數據可見,不論是內地A股或是港股,都在本周後期錄得明顯的大戶沽貨跡象,特別是港股,一方面在面對外資沽貨,另一方面亦同時要受到北水流出的考驗。因此,港股跌至現時低位出現「超賣」訊號,雖然有機會出現技術性反彈,不過第一步亦不會太樂觀,暫時只看二萬五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