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證券交易所|業界:設立北交所將助力「專精特新」等企業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9月2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習近平說,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中國證券時報網》報導,清華大學雙聘教授、上海北外灘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佳表示,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定位極有可能是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為這類型企業提供融資。新三板以後的定位可能是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融資,這樣我們的資本市場就形成完整的體系,有科創板,有創業板,我們也可以起期待專精特新板。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認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促進區域的平衡發展。

中國的經濟要走向更高質量、更加均衡、更加安全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改革資源配置機制就顯得特別重要。趙錫軍提到,「資源配置機制裏頭,實際上效率最高的機制就是資本市場。而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一個表現形式,就是交易所。」

趙錫軍認為,在北方地區設立交易所,可以說緩解了中國在經濟、金融,包括投融資方面的資源配置差距,但是一家交易所還遠遠不能夠完全把南北差異失衡的狀態扭轉過來。

趙錫軍主張,交易所可以多成立幾家,而不是侷限於某些區域、某些地區,讓資源市場化、讓資源配置機制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趙錫軍強調,成立交易所並不是要發展它的特色,而是要儘量弱化特色。「要強化交易所資源配置的普遍功能,它的輻射能力、動員組織能力、影響力越廣泛越好,規模效應越大,發揮的價值才越大。」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新舉措,也是北方經濟發展的新抓手。這體現了中央對於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諸海濱則表示,最為重要的就是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定位和法律地位,裏面提到的重點是扶持中小企業和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實際上整個中小企業裏面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和稅收,但是對於他們的支持,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支持特別少,所以我們覺得定位其實就是要幫助背後(的企業),最近頻頻提及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我覺得是對北京證券交易所最好的闡述,重點是扶持這樣的特色公司,那麼從公司總量來看,其實精選層和創新層的一部分企業已經符合這樣定位。另外一大變化,這個交易所位處北京,能為北京區域、京津冀整個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引流和強化的作用。

諸海濱表示,今年整個精選層市場也是欣欣向榮的,整體的漲幅在今年各個板塊裏面一枝獨秀,除了確實有各種政策的支持之外,也離不開這裏面現在的66家精選層公司,這裏面的小巨人公司和專精特新的公司佔到了一半以上,然後在整個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裏面加在一起的話有接近40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其實比滬深兩個市場加起來還多的,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未來市場肯定是大有可為的。

至於北京證券交易所出來了對滬深交易所有什麼影響,諸海濱則認為:「定位上理解的話,他們互相定位是非常清晰的,互相沒有衝突,是互補的。而且我認為其實特別重要有一點,所謂的增量改革就是滬深交易所因為有4400多家公司了,它過去的存量太大,增量改革努力發揮我們註冊制試驗田的作用,那麼整個優化我們中國的金融機構的一個結構,只有北京證券交易所能夠承擔歷史的使命了。」

經濟學者、允泰資本創始合夥人付立春表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可以拉動區域均衡發展,目前新三板持續改革,已經具備交易所雛形,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主要有助於創新解決中小創新企業融資難題,助力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此外,新三板、老三板既有掛牌企業、創新創業型企業、中小成長型企業將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