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股災」前夕 港股或現技術性反彈 投資宜短炒為上|許繹彬

撰文:許繹彬
出版:更新:

恒大(3333)債務危機引發港股出現洗倉潮,單從港股點數來看,大市低位暫見23771點,重返去年3月新冠疫情失控所引發全球股災的水平,亦意味著去年港股的升幅幾乎化為烏有,而部份股份更創出52周新低。10月傳統「股災月」將至,投資者必須格外留神美股是否會出現大調整,而令港股再次反覆下沉。

恒大風波持續發酵,拖累港股出現「火燒連環船」的局面,同屬內房股更是「風聲鶴唳」,富力(2777)、融創(1918)、花樣年(1777)及新力(2013),於本周紛紛傳出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後者在開市急跌並傳出主席失聯而突然「停牌」,令市場不只聚焦於恒大身上。加上由於市場出現信心危機,基金更憂慮與內房股相關的股份,如內銀、保險、物管股等,也可能會因內房股「爆煲」受牽連,而出現恐慌式「逃亡」,下瀉逾10%的情況更比比皆是。

與此同時,有外媒報道指,香港住屋供應長期失衡的問題,中央早前會見本港主要地產商,告知「遊戲規則已經改變」,要求合作解決住宅短缺問題,不容許囤地、壟斷行為;雖此言論未經證實,但已促使在過去股價一向穏健的香港地產及收租股,出現「血洗」的情況。儘管部份地產商代表表示對此言論從未有所聞,令相關股價稍作反彈,但大市已是人心惶惶,始終投資者沒有水晶球,未能預測下一次的「言論對象」是哪個板塊。

筆者認為,全球股市或多或少都受恒大的陰霾影響,日股因其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被指持有恒大債券而急挫,更有指是次事件將會成為「雷曼翻版」。雖然外間有很多聲音強調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但始終仍未聽到有一個官方「挽救良策」可令恒大事件停止發酵,因此較後時間港股仍會飄搖不定,但在下周期指結算前,大市跌勢可能略為喘定,或出現技術性反彈;而大型科技股或物管股可能會在技術性反彈時升幅較為顯著,但建議暫仍以短炒為上。較保守的投資者,建議可留意息率高的防守股,電能實業(0006)相信是選擇之列。

【財經專欄】股壇繹思.許繹彬|耀才證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

專責集團的整體業務發展、營運及管理。曾任職多間證券行,擁有逾25年證券及期貨業經驗,及超過10年分行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