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十月先跌為敬 醫藥股插水元兇不止一個 專家:大市恐再探底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10月開局,缺乏北水撐市之下,恒指率先跌逾500點,南向港股通由9月29日至10月7日休假,連續六個交易日休市,港股本周恐怕凶多吉少,疫苗、醫藥股今日(4日)更遭血洗,但原來股價下跌「元兇」不止一個。
分析師認為,或受累於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另有分析指,電荒問題尚未解決,恒指或下試22000點,但投資者可趁十一黃金周,關注內地航空股、影業股。

醫藥股下跌「元兇」

疫苗、醫藥股今日遭血洗,默沙東日前稱,公司治療COVID-19的口服藥物「molnupiravir 」將住院和死亡風險降低50%,將在未來幾周內尋求FDA的緊急使用授權。消息一出,美國疫苗股上周五集體急挫,本港疫苗相關股亦受拖累,復星醫藥(2196)跌近兩成,中國生物製藥(1177)挫超5%,開拓藥業(9939)跌逾25%,康希諾生物(6185)跌超22%。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疫苗概念股炒作「取決於疫情是否延續」,波動較大,且疫苗產品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股價波動大,再加上大市低迷,故短期有拋售壓力。

而其他醫藥股都齊齊插水,藥明生物(2269)跌近9%,再鼎醫藥(9688)跌近7%,但統計得知,開拓藥業今年升幅已達2.71倍。

對於醫藥股下挫,伍禮賢指,以藥明生物為例,雖然不是疫苗製造商,但為其他公司提供藥物研發平台,是次新藥物打擊其他疫苗開發商研究藥物的積極性,間接影響藥明生物的業務,股價短期或下試100元關口,投資者可待價而入。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明確常態化制度化實施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持續擴大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範圍。伍禮賢又指,市場憂慮內地進一步擴大藥物集中採購,藥物或迎來新一輪降價,會影響藥物開發商的盈利。

不過,中國通海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就指,與疫苗無關的藥明康德(2359)及信達生物(1801)今日股價變幅不大,相信除了默沙東新藥的消息,沒有其他不利消息,料藥物股短期會有一波反彈,惟「大市實在太弱」,藥物股反彈可能僅有1%至2%。

不炒航運股 炒航空股?

華爾街稱默沙東實驗中的治療COVID-19口服藥物為「改變遊戲規則者」。分析人士表示,COVID-19特效藥的消息提振了投資者對經濟復甦的信心,經濟復蘇概念如航空、旅遊、娛樂股或有表現。

而內地經濟亦從疫情中復甦,航空股集體走強,中國國航(0753)、中國東方航空(0670)、國泰航空(0293)升逾5%,中國南方航空(1055)升逾4%,美蘭空港(0357)漲超2%。

阮子曦指,短期看好十一黃金周受惠股,如內地航空股、影業股。(路透社)

反觀航運股今日下挫,中遠海控(1919)插逾8%,東方海外(0316)跌超一成,中遠海發(2866)跌近4%,太平洋航運(2343)插超6%。券商認為,旺季歐美航線集運貨量增速明顯回落,由於疫情影響疊加世界各地一系列營運方面的事件所致,航運公司中期運力增長有限。

國泰君安交運團隊分析師認為需警惕歐美需求拐點風險的到來,旺季歐美航線集運貨量增速明顯回落,市場預期7至8月傳統旺季貨量將繼續保持高增速,然而7月表現低於市場預期。該行考慮市場預期與風險收益比,繼續維持集運行業「中性」評級。

中信建投認為,港口擁堵、惡劣天氣導致的船期延誤、卡車運力短缺、鐵路運力不足、關鍵地點空箱短缺、碼頭、倉庫和船員的隔離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要求等一系列困難,供需失衡一直在加劇,或將持續至2022年,中期運力增長有限。

分析師:電力股好過科技股

至於早前熱炒的電力亦挨沽,內地限電措施影響多省工業運作,中方要求俄羅斯電力公司提供協助,增加對東北三省供電,國家能源局更印發《電網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市場認為,內地限電影響有望緩和,電力股應聲急挫,華潤電力(0836)挫逾8%,華能國際(0902)、中國電力(2380)、龍源電力(0916)瀉逾7%。回看電力股今年股價,其實漲幅大多已達一倍。

對於電力股走勢,阮子曦就指,雖然中方擬向俄方撲電,解決電荒問題,但冬天來臨,風力發電效果或不佳,「容易夾雜雪」,而火力發電,就受煤炭短缺影響,電荒問題或未能完全解決,故他看好新能源發電股,更直言「買電力股好過科技股」。

大市或下試二萬二

大市低迷,投資者難免「心慌慌」,對於後市走勢,伍禮賢指出,由於多個板塊齊下挫,料恒指跌至23100點,投資者可關注業務堅實或業績數據「靚仔」的企業,例如創科實業(0669),多年來公司業務持續增長。

阮子曦就指,由於電荒問題尚未解決,企業業務或受阻礙,恒指有機會下試22000點,宜待北水周五(8日)回歸再作部署,短期看好十一黃金周受惠股,如內地航空股、影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