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委會﹕33%股票投資者靠社交平台資訊作投資決定

撰文:劉紹蘭
出版:更新:

投委會發表「零售投資者研究2021」調查顯示,在日益數碼化的環境下,投資者轉往網上渠道獲取投資資訊。調查指出,49%受訪股票投資者表示,他們主要從社交媒體平台,包括YouTube、Facebook、網上討論區和即時通訊軟件的聊天群組中獲取投資資訊,當中33%在過去12個月跟隨社交媒體的訊息及貼士做投資決定。

其他受訪股票投資者當中,有67%及44%會從財經網站及股票交易應用程式獲取資訊;另有62%受訪從電視獲取資訊。

(投委會提供)

研究指,在投資目標方面,4成受訪投資者旨在透過短線投資快速獲利,而這種心態以年齡介乎18-29歲年輕投資者居多(佔55%)。較多受訪者旨在賺取長遠的資本增長,以及賺取股息或利,分別佔67%及64%。有趣的是當中有兩成受訪者表示為了追求投資的刺激感。

調查亦指,隨着投資者轉往網上獲取資訊,令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的網上投資騙局例如「唱高散貨」,遂成為了一個急切的問題。受訪者中,有65%表示知悉「唱高散貨」騙案,惟當中近6成女性,及近五成30歲以下年輕投資者知悉該騙案的比例則較低。

(投委會提供)

投委會總經理李婉秋女士表示,市民可能聽過「唱高散貨」或其他投資騙案,但他們對箇中操作以及有關警示或認識有限。她籲投資者應保持警剔,小心考慮和核實消息來源,以提防騙徒日新月異的詐騙手法,在作出投資決定前,要做好全面的資料搜集,確保自己對該投資有充份了解,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另外,由國際證監會組織發起的「世界投資者周2021」於今天展開,活動於10月4日至10日舉行,投委會將聯同持份者提供多項資源及活動,以提升本港散戶投資者的投資知識,了解可持續金融,並防範騙局及詐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