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願景基金勁蝕超8000億日元 孫正義:正處於「暴風雪」中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願景基金三季度虧損為8,251億日元,超過了該基金在2020年初疫情導致的7,886億日元此前最高虧損額。據了解,願景基金1號與2號規模約1,4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基金。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雖然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形容軟銀是隻會下「金蛋」的鵝,把上市的初創企業中持有的股份比喻為「金蛋」,但三季度軟銀持有股份IPO數量有所下降,所持有的韓國最大電商Coupang等許多股票也出現了下跌,財報顯示這兩隻持股的減值就達67億美元和61億美元。

受願景基金業績拖累,軟銀集團的利潤大變臉。今年一季度集團還賺得5萬億日元(合440億美元),創下日本公司歷史最大淨利潤,三季度卻淨虧損3,970億日元(合35億美元)。這也是自2017年成立以來,願景基金第二次從集團的主要利潤貢獻者變成最大的拖累。

在周一(11月8日)公布收益前,軟銀股價收於6,161日元,下跌0.77%。今年以來,軟銀股價已經下跌了約四分之一。軟銀表示,將在未來一年內回購至多1萬億日元股票,回購股份比例至多將達14.6%。

願景基金盈虧波動大

孫正義的願景基金自2017年創建以來,一直盈虧波動較大。基金第一次低迷始於2019年,先是優步上市表現令人失望,其重點投資的WeWork首次上市失敗,接着是新冠疫情的影響,基金出現大額浮虧。

風水輪流轉,去年下半年來,基金所投資的美國快遞公司DoorDash、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紛紛上市。隨着全球科技股飆升,願景基金連續三個季度盈利創下新高。

可現如今,受全球監管對科技行業的衝擊,願景基金持有的一些公司價格暴跌,該基金再度陷入虧損。其中,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浮虧最多,該股較今年3月的發行價已低15%。

去年8月上市的中概股貝殼,一度給軟銀帶來了51億美元的未實現收益。不過,受中國房地產市場變化影響,其股價已較峰值下跌逾70%,也跌破發行價,為基金帶來22億美元浮虧。

業內分析師就指出,願景基金今年許多上市公司的股份都出現了「破發」,局面相當糟糕。實際上,過高定價IPO的幕後推手就是願景基金自己,這不由得讓人懷疑,通過大幅投資推動公司快速上市,然後回收資金的整個投資流程是否已經被打斷。

據證券時報,在隨後舉行的財報問答環節,軟銀集團主席、前日本首富孫正義表示,公司目前正處於「暴風雪」中。但孫正義也強調,雖然願景基金近三個月表現不佳,但從累計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願景基金仍為投資者帶來了接近6萬億日元的回報。更重要的是,願景二號基金目前仍處於佈局階段,有望在幾年後進入回報期。

當被問到中國科技行業以及初創企業未來發展前景時,孫正義表示軟銀集團將繼續投資中國企業,特別是人工智能行業。

清倉亞馬遜、台積電等股票

三季度,軟銀將一些股票投資套現,8月出售了價值22億美元的DoorDash股票,9月出售Coupang股票,兑現約17億美元。願景基金其它亮點包括其印度投資組合,其中約車公司Ola和物流公司delivery正在上市。

願景基金2號也正積極展開投資,目前投資總額已達335億美元。相較於願景基金1號主要由沙特阿拉伯、阿布扎比等國的主權財富基金籌集資金,第二隻產品約400億美元的資金主要為軟銀自籌,自主靈活性也應該更大。

孫正義還大幅縮減了有爭議的股票和期權交易計劃,變賣了他在亞馬遜、台積和貝寶(PayPal)的全部股份。軟銀三季度持有的上市股票總額為50億美元,低於二季度的13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