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新股微創機器人、醫脈通逆淡市奇葩 當心阻力將至?|聶振邦

撰文:聶SIR
出版:更新:

截至2021年11月12日(上周五),有83新股已在港上市,相信大家也留意到「醫療和生物科技」,以及「房地產和物業管理」為兩大新股陣型,不過就上市數目而言,後者卻顯著遜色,有14隻股份,佔總體83隻之16.87%。

至於前者,單是B類股份已有17隻,佔83隻之20.48%,已逾兩成,即少於五隻新股便有一隻是B類股份。若計及非B類股份的11隻,醫療和生物科技新股有28隻已上市,佔總體達33.73%,即少於三隻新股便有一隻屬此類。另可留意現已通過上市聆訊的四隻潛在新股,其中兩隻亦是生物科技範疇。

截至迄今至今,「醫療和生物科技」新股已有28隻已上市,佔總體的83隻約達33.73%,即少於三隻新股便有一隻屬此類。(資料圖片)

新股表現普遍受恒指表現拖累

數據反映對於新股市場,醫療和生物科技股份的研究價值,高於其他行業類型。然而,大家或許以股價表現來衡量一個行業的股份是否值得花心思鑽研,就此角度而言,不少投資者或會感到失望,皆因上述28隻股份,按上周五收市價計算,只有5隻仍在上市價之上,佔28隻之17.86%,少於兩成顯然表現欠佳。

不過,實情大家也應明白今年總體新股表現就不理想,皆因恒指於6月以來一直在跌,現時距離2021年結束僅約一個半月,但恒指現處位置,仍較去年底的27231點低近2000點,所以拖累新股表現需要理解。

港股表現遜色,拖累新股今年表現亦欠佳。(資焊圖片)

醫脈通及微創機器人表現較強勢

2021下半年暫時表現最好兩隻醫療和生物科技新股,分別是在7月15日和11月2日上市的醫脈通(2192)和微創機器人-B(2252),現較上市價高逾六成及四成。由於上市日期相隔超過三個半月,可見上市時點與股份表現的關連性偏低。

不過醫脈通表現強勢有跡可尋,有別於B類股份,除了具備收入基礎,盈利表現同樣出色,於2018至2020年股東應佔溢利分別約1,419萬、3,127萬和8,520萬元(人民幣‧同下),相對增長率為1.20和1.73倍;至於2020和2021上半年的經調整溢利(主要撇除上市開支)約3,452萬和5,116萬元,增長48.23%,證明上市後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惟股價未突破 投資者需備戒心

不過要留心股價現水平已較上市價高逾六成,並且明年1月15日基石投資者解禁,可出售上市時獲發股份,屆時或會構成沽壓。股價現正逼近50元水平,持貨若於未來兩週未見突破此水平收市,應有所戒心。

另想指出此股上市時招股規模約1.55億股,扣除基投持有約6,278萬股後,招股規模街貨量約9,231萬元,少於1億股反映街貨量少,為股價上揚帶來有利條件。有別於微創機器人上市在11月初,醫脈通上市首日恒指收報27996點,而11月2日則收報25099點,相距近2900點,所以微創機器人上揚屬逆市奇葩。

微創機器人上市價為43.2元,現於60元以上。(招股書截圖)

雖然微創機器人為B類股份,暫時基本面不及醫脈通,勝在具行業獨特性,首隻在港上市關於醫學機械人的股份,加上招股規模為3,620萬股,扣除基投獲發約1,712萬股後,招股規模街貨量僅約1,908萬股,少於2,000萬股,遠低於上述1億股的標準,相信是這兩因素帶動股價節節上升。

微創機器人上市價為43.2元,現於60元以上,較筆者上市前分析合理值為56.90元已高出約7.00%,而在25名上市前投資者加上7名基投,其中23名持有總體投資者持股之75.57%,平均成本價為31.6122元,意味著當股價為63.25元或以上,已較上述平均值高逾一倍,故此本週未見收高於64.00元或以上,應對股價走勢有所戒心。

【財經專欄】聶振邦(聶Sir).新股聶人|華盛證券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