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亞洲新經濟體需就美元對沖進行改革 降低市場風險

撰文:張小意
出版:更新:

據《路透》周一(6日)報道,國際清算銀行(BIS)表示,亞洲新興經濟體應該改善外匯流動性風險的監管,並強化匯率對沖的彈性,因此間美元投資不斷增加,恐怕更加容易受匯率波動衝擊。

BIS於季度報告內指出,財富增加以及人口老化,已經導致亞洲新興經濟體的機構投資者及資產經理增持美元計價投資組合。

BIS表示,2020年3月疫情爆發之際美元對沖需求大增,對各地金融市場構成新的壓力,亞洲的脆弱性由此可見一斑。

BIS經濟顧問兼研究主管申鉉松表示,「對沖是屬於長期需求,但對沖服務只有供應短期產品。除非能夠確保長期對沖,否則總是會存在着對沖供應及需求到期時間不匹配的問題。」

這一問題給亞洲新興經濟體帶來了新的挑戰。在1990年代後期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鉅額債務負擔成為新興國家的主要問題,並且又因資本外流和貨幣大幅貶值而變得更糟。

韓馬泰等六國貨幣衍生工具交易增至94億美元

報告稱,以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六個亞洲新興經濟體之一的貨幣兑美元為基礎的衍生品合約交易在2019年增至近94億美元,是2013年水平的兩倍多。

並稱這帶來了對相關對沖服務更大的需求,而這可能會在對短期美元融資需求上升的金融壓力時期產生新的風險。

報告稱,金融當局應致力於加強對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行投資者造成的外匯資金流動性風險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