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今年跑輸全球 明年資金不回頭?  專家指兩大跡象證港股未死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港股今年表現跑輸全球,恒指累挫14%,恒生科指一年更瀉33%,屢創面世一年來新低,投資者慨嘆生不逢時,憂資金流走不回頭。不過,展望來年,專家指出雖然外圍方面美國加快收水,即將踏入加息周期;內在因素亦有科網及內房股監管調控問題,仍持續對股市造成壓力;不過現時港股已經跌至二萬三水平,無論估值或是趨勢上已是重大支持位,同時有兩大重要資金因素,反映長線投資者已經開始趁低部署,提醒明年不要過分看淡,首季恒指料能重上二萬五。

港股本周走勢先低後高,周五(31日)港股創本周高位23590點收爐,升市動力主要是跟隨隔晚在美上市中概股急升,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一度上漲 10%,是自 2012 年以來最大盤中漲幅,終場上漲 9.39% 至 8990.51 點,也是 2008 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相信是在年底資金率先部署陷入的熊市的中概股,期望新一年「價殘股」大翻身。據Factset 數據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分析師將拼多多、百度、京東、網易等中概股股票評為「買進」或「持有」。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接受訪問時,提出北水及港匯走勢兩大因素,認為不應過分看淡港股(資料圖片)

葉尚志提兩大因素 反映資金仍部署港股

不過,全年埋單計數,今年港股表現跑輸全球,恒指及國指分別下跌 14.1%及 23.3%,⽽恒⽣科技指數更成重災區,全年下跌 32.7%,兼屢創面世一年來新低,投資者慨嘆生不逢時,一來面對中美科技及金融的競爭加劇;二來內地對科網平台、直播及遊戲行業調控持續,並令市場出現「港股已死」的質疑,擔心資金一去不復還。

對於資金外流不再留戀港股的說法,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接受訪問時,提出兩大因素認為不應過分看淡。首先,是內地資金的取態。留意到在本月港股通機制收爐前,北水已經連續23日淨流入買港股,累計流入逾560億元。要數對上一次連續22日淨流入,已經是今年1月中旬港股大時代之時,反映當恒指跌至目前23000點水平,已經對內地投資者呈現長線吸引力。

港匯自兩年低回升,反映資金流走的最壞時間已過(資料來源:彭博)

港匯自兩年低回升 反映資金流走的最壞時間已過

第二,他認為要留意港匯的走勢,因港匯是量度資金外流狀態的其中一個指標,現時匯率走勢反映資金流走的最壞時間已過。本月初港匯一度跌穿7.8水平,創兩年低位。當時市場憂心在中美金融關係日趨緊張前題下,中概股在美股退市風險升,本港股市沽壓倍增。不過,近期港匯已經逐步回穩,重上7.795水平。

中證監本周突然就中概股境外上市推出重要諮詢文件,明確將境外上市全面納入監管,並就具體細則徵求意見。

對於市場最擔心會否限制中資企業採VIE形式境外上市,文件未有「封殺」VIE實體上市,只要滿足「備案」要求便可,不過同時在上市模式方面加強監管,是次徵求意見稿是將市場上可見的所有上市行為均包括在內,包括IPO、直接上市、第二上市、雙重上市、借殼上市、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等等。只要涉及「境內企業」,其資產證券發行或上市基本都在新監管範圍之內,是加強了監管。

新能源及碳中和續成來年投資大趨勢

股份板塊方面,葉尚志認為新能源行業仍是資金最青睞的行業,認為減碳、碳中和是來年將持續的投資大趨勢,看好新能源車股比亞迪(1211),以及增加新能源發電的中資電力股,例如華潤電力(836)及中國電力(238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