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融復牌瀉55%市值蒸發逾130億 重組未挽市場信心|財經評論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經過九個月停牌,內地四大「壞帳銀行」之一的中國華融(2799),透過出售金融牌照套現、以及引資中信集團及國壽等集資逾500億元,今日終於復牌,不過股份逃不過「腰斬」命運,最多急瀉55%,低見0.46元,跌穿每股資產值,市值蒸發130多億元。意味早前入股的國家隊股東,亦將錄得巨額帳面虧損。

華融一復牌即穿資產值

中國華融是中國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本來資產規模也是四家之首。在前管理層的高槓桿擴張下,幾乎囊括了內地主流金融牌照,旗下除了不良資產經營外,還有銀行、證券、信托、期貨、消費金融、租賃等多家子公司。

股份自去年4月停牌,期間爆出在2020年虧損一千多億人民幣,意味在新冠疫情的一年內,華融的虧損額已經超過五年來合計所賺取的利潤。

然而,鑑於華融在內地金融市場的系統性地位,擁有近1.6萬億元人民幣的負債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聯繫,是中國國有銀行之外最重要的系統性公司之一,令其終獲得到國家隊入股打救,成功向中信集團、中保投資、中國人壽資產管理以及同業信達資產管理等配股,獲得逾500億資金,填補壞賬窟窿。

五大戰略股東之中,四個都是認購中國華融的內資股,只有中國人壽是認購中國華融的H股,認購股數為19.6億股,以今日收市價計,帳面損失達到逾9億元。(資料圖片)

國壽入股華融H股 帳面損失逾9億

按照當時配售內資股及H股的細則,集團在獲得配股資金後,按照2021年6月30日的財務數據測算,公司的每股淨資產為每股0.76元人民幣(折合約0.93元),增約55.12%。

不過,股份今日收市價0.51元,不但一下子跌至僅得每股淨資產價值(約0.93元)的一半,同時更較去年中信集團、信達等的入股價格1.02元,即較中信等入股價低逾50%。意味入股的股東全數將錄得巨額帳面虧損。五大戰略股東之中,四個都是認購中國華融的內資股,只有中國人壽是認購中國華融的H股,認購股數為19.6億股,以今日收市價計,帳面損失達到逾9億元。

郭家耀:投資者關注業務重組能否奏效

安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接受訪問時指出,集團今日復牌急跌,正反映投資者已經不理會集團的資產價值,一有套現機會都是先沽為妙,特別是在目前內地房地產債務問題下,從事不良資產收購行業的華融,資產價值仍然有極大變數。同時,停牌期間,集團出售多項資產套現,包括金融牌照等,但是所得資金能否有效用於業務重組,或是只用於還債,是投資者顧慮所在。

其實回看過去半年華融事件的進展,整個重組方案已經塵埃落定,大體分為兩方面。第一方面,引入五大國家隊級別的戰略投資者,補充資本;另一方面,出售旗下非主業子公司和額外的金融牌照,斷臂求生、回籠現金,填補壞賬窟窿。在華融旗下可供出售的資產,遍及銀行、融資租賃和證券部門。剛於上周,華融同意將華融消費金融高達70%股份,以10億元(人民幣‧下同)轉讓給寧波銀行。

出售資產仍為重組主軸 上周售消費金融牌較底價高50%

參考交易公告,華融消費金融股權的估值價格為7.27億元,最終受讓價格為10.91億元,也就是說寧波銀行以高於轉讓底價50%的價格,奪得華融消費金融的牌照。

集團表示仍會積極出售資產套現,擬啟動轉讓華融金融租賃79.92%股權及華融湘江銀行40.53%股權,並擬尋求股東會授權。因此,對於華融的未來走勢,可以觀察兩方面,第一是其出售資產套現的進度,第二是能否將業務重回不良資產收購的主業,擺脫以往透過高槓桿擴展將自身化為不良資產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