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中國「共同富裕」漸退卻 政策重心移向支持經濟

撰文:翟梓謙
出版:更新:

近年中國一度大力推動「共同富裕」,不過中國政府將政策重心轉向支持經濟,有報道指,這一行動已有所退卻。

《華爾街日報》報道,「共同富裕」這項旨在減少中國不平等現象的標誌性經濟政策,在去年令企業感到恐慌,中國政府顯然退卻,表明習近平執政近十年來,重塑中國經濟和減少不平等現象存在巨大困難。

報道提到,在去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習近平大力宣揚一項被稱為「共同富裕」的標誌性計劃。在人們擔心精英階層從中國的經濟繁榮中獲益過多之際,該計劃旨在重新分配更多的中國財富,並為許多政策行動提供支持,包括對被視為利用自身市場力量提高利潤的科技公司進行整頓。

不過,儘管針對科技公司的部分整頓行動仍在繼續,但隨著中國將政策重心轉向支撐正在放緩的經濟,該項計劃的其他部分卻是有頭無尾。

報道指出,最新北京已經收回一些措施,包括上個月擱置擴大新房產稅的計劃,因擔心推低房產價值,該稅種的試行計劃目前只適用於上海和重慶。

隨著增長放緩超過預期,副總理劉鶴在3月承諾,進一步的監管將更加「透明和可預測」。不過,報道引述經濟學家指,若然增長強勁反彈,中國可能在今年秋天的黨代表大會後恢復「共同富裕」。

事實上,在去年,從國家媒體、學校以及國家主席與其他人的講話中,「共同富裕」這一字眼似乎無處不在。去年秋季共產黨會議期間通過的一項歷史性決議中,這一措辭出現了八次。而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份發表的長達17000字的政府經濟工作報告中,「共同富裕」僅出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