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69%中小企冀政府提供支援  將永續發展融入業務營運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進行的全港性中小企永續發展調查的結果,顯示公眾對這個話題的興趣和關注似乎並沒有轉化為實際行動。該調查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期間訪問了1,400間香港中小企,以了解他們對實現永續發展的看法、實際措施以及準備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之一 (36.7%)的中小企認為其推展永續發展目標的進程是有成效的,而認為是無成效的只佔4.4%。在24項涵蓋企業管治、職場文化、客戶供應商關係、資源管理和創新能力共5個領域的措施中,綜合各大行業中小企平均採取了7.7永續發展措施。數據顯示沒有個別行業在該5個領域當中表現特別傑出,但普遍來說中小企業在資源管理上的表現較好,對比之下創新能力及企業管治則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大部分中小企(98.3%)表示他們現在正面對永續發展挑戰,而最多中小企面臨的三項挑戰分別是經濟/財政不穩定(65.4%)、全球公共衞生危機(如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病)(53.8%)和消費者期望(22.9%),反映中小企正在努力維持業務抗禦力,並從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中復甦。相比之下,氣候變化、人權、社會不平等這類長遠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僅分別有6.3%、4.8%和3%的受訪中小企將其視為挑戰。調查結果顯示中小企可能較少關注氣候變化引起的潛在風險,或對社會挑戰沒有足夠的認識,例如工作場所的不平等,這些挑戰可能會對其業務長遠構成嚴重影響,反映有需要讓中小企了解將ESG框架融入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要性,令中小企能及早識別潛在風險並減輕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若要將永續發展融入中小企的業務營運、策略和商業模式,最需要的支援是財務支援(47.7%)和市場營銷的支援(41.2%),而受訪中小企最希望支援是由政府提供(69%),其次是商界協會以及銀行和金融機構,兩者各佔30.8%。這反映鼓勵中小企業推展永續發展的最有效方式是提供財務誘因。調查結果亦表明政府應加快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並為金融機構和商業組織提供務實可行的時間表和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