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紅白臉外交 緩解台海緊張 更為中國外貿紓困|伽羅華

撰文:伽羅華
出版:更新: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上周聯袂訪華,不但一定程度化解台灣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帶來的政治衝擊,而且安撫了國內輿情。今次台美首長會面具有歷史性意義,但中方表現克制,連具挑釁性的軍事演練也沒舉行,擦槍走火的機會減至最低,全周美股的焦點也止於5月加息幅度多少而已。

中國政府在官宣已經表明,馬克龍是受北京歡迎的客人,來華進行國事訪問,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上周五同馬克龍在廣州欣賞古琴演奏《高山流水》,習將馬視為伯牙知音已溢於言表,至於多次警告中國不要軍援俄羅斯的馮德萊恩則只是馬克龍的陪客,北京不好意思婉拒,於是大家都說馬克龍是紅臉(忠),馮是白臉(奸),但兩人實際都懷著同一目的,沒紅白臉之分。

馬馮訪華之行的目的,是為烏克蘭即將展開大反攻前,希望拉攏中國不要再軍援俄羅斯,中方與法方簽訂購買空巴的長期協議反而是配菜,尤其是在國產C919試飛失敗後,不買空巴也無更好選擇,買空巴的協議基本上是法國囊中之物。

中國政府在官宣已經表明,馬克龍是受北京歡迎的客人。(Reuters)

邀馬仔共賞《高山流水》 降格接待馮德萊恩

值得留意的是,法國馬克龍在訪華行程中表達他期望中方能讓俄羅斯恢復理智的期許,他與馮都呼籲習儘快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話,以彰顯習的和平形象,這已經反映西方在援烏的堅定立場,而中方藉商業利益分化歐美也達不到預期效果。儘管中歐雙方都未能得逞,但卻紓緩了台海緊張的局勢,這也是令人欣喜的客觀效果。

德國總理肖爾茨去年11月旋風式訪華,他是習在二十大連任後首位訪華的歐盟成員國的領導人,但當時會面沒達成任何實質成果。由於近月中國外貿形勢急轉直下,今年前兩個月出口大跌近一成,所以中方希望借助法國馬克龍的影響力,重啟已經遭歐洲議會雪藏逾兩年的中歐投資協定,亦可以向美國展示沒有當地訂單,中方仍可與歐洲造生意。

這個如意算盤自然難以打響,歐洲議會是民意代表機構,不要說馬克龍,就算馮德萊恩也沒如此影響力左右議會的決定,除非習近平對烏方展示友好一面,或有助平衡他過於親俄的形象,是重啟中歐投資協定的第一步。

駐歐大使傅聰言論 令俄國極度不滿

中國領導人沒有在俄烏戰事強烈表態,但馬馮訪華前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的一番言論卻一石擊起千層浪,他說所謂中俄關係無上限只是一種修辭表達,而且中方從未支持俄方佔領烏東及克里米亞等地,意思是中俄聯合協作夥伴關係的聲明已經是歷史文件,這番言論已經惹來俄羅斯全境人民的不滿,再加上9名中國公民在中非共和國被殺事件,凸顯中俄的利益衝突,兩者很難回復俄入侵烏前的親密關係。

目前全球局勢錯綜複雜,簡單將各國二分化為東西方陣已是不切實際,不少民意調查顯示,純粹「挺中反美」的國家不多,基本上只有中國、俄羅斯,北韓與伊朗是反美,卻說不上挺中,大多數國家都不反美也不反中。相反,在俄烏戰爭中挺烏的也不一定是親美,事實上歐盟在很多政策及看法未必與美國同步,但在俄烏議題上卻立場一致,聯合國決議中有141個國家要求俄羅斯即時停止軍事行動及撤出烏克蘭全境,顯然軍援俄羅斯就被視為俄入侵烏國的「共犯」,得不到大多國家的支持。

來自海外的訂單不足,自去年第四季至今,中國出口表現異常疲弱。﹙新華社記者李紫恆攝﹚

自去年第四季至今,中國出口表現異常疲弱,中國商務部歸咎於來自海外的訂單不足,令內企面臨困境,一方面政府出面挽留有意轉移生產線的外資,例如蘋果公司與鴻海等,另方面亦加強對外招商及聯繫,將於4月15日開幕的廣交所亦恢復線下展,近年廣交所客源約一半來自一帶一路國家,來自歐美日韓的比例下降,前者經濟實力有限,而且不能指望可以從這些國家的貿易賺取硬貨幣外匯,中國急需要維持中美及中歐貿易的良好關係。

歐中與美中貿易重要性不相伯仲

若從歐盟統計局的數據看,歐中貿易與美中貿易對中國經濟不相伯仲。中國為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及第三大出口市場,佔比分別為15.4%、20.8%和9%,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可以從歐中貿易賺取外匯。

資料顯示,去年歐盟27國對華出口2,303億歐元,自華進口6,260億歐元,中國與歐盟貿易錄得3,957億歐元的順差。去年美對華出口1,538億美元,自華進口5,388億美元,中國與美國貿易獲3829億美元的順差,兩者差距不大,但隨着美國升級對華制裁措施,展望未來中美貿易將荊棘滿途,更加凸顯歐中貿易量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中國對外的影響力主要源自其經濟實力,一旦經濟實力下滑,外交隨之處處受制,內地民眾要求改善生活的呼聲亦高漲,令地方政府難以管治,從歐盟一對「紅白臉」訪華,就算不能短期重開歐中投資協定,今年能夠維持歐中貿易額與去年相若,已可以交功課。

【財經專欄】大盤漫談.伽羅華

資深財經傳媒人,多年來見證金融市場蛻變,在即食資訊年代,堅持深入調研和理性分析,現以自由人身份從事商業諮詢工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