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匯40年|余偉文否認聯匯是港高息關鍵原因 P息加幅低於美息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今天﹙17日﹚是聯繫匯率實施40周年,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匯思撰寫文章, 提及在聯匯制度下港元利率趨近美元利率,高息環境下借貸成本上升,尤其當香港經濟仍未完全復甦,企業和需要供樓還貸的家庭所面對的困難不少,有意見認為在某程度上這是實施聯匯的代價。但全球眾多經濟體和金融中心,即使並非實施固定匯率制度,都與香港一樣同樣面對高息之苦,因此香港是否採用聯匯制度,恐怕並不是最關鍵的原因。

余偉文表示, 聯匯制度下港元利率趨近美元利率,高息環境下借貸成本上升,這關鍵原因並非聯匯。

高息環境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

美國自去年3月進入加息周期以來,至今共加息5.25厘,期間港元銀行間拆息(HIBOR)亦逐步隨之上升,一個月及三個月期限的拆息最高曾升至接近5厘半,一年期更曾貼近5.8厘。余偉文表示,儘管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利率接近見頂水平,但預料高息環境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

他指出,當較深入地分析數據,會發現港元息率尚不至於大幅飊升。香港銀行體系存款量龐大,有助主要銀行控制資金成本,以反映銀行平均資金成本的綜合利率為例,8月底為2.55厘,相對於去年3月底(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的0.24厘,增幅明顯低於美息或港元拆息,這也間接解釋了過去一年多以來銀行上調貸款息率的速度及幅度相對溫和。事實上,銀行各類貸款息率普遍來說上升幅度比美元利率為小,以最廣為大家熟悉的最優惠利率(P)為例,自去年初至今累計加幅不足一厘。

余偉文強調,無意、也無需改變聯匯制度。他表示,世上沒有完美的匯率制度,每個經濟體都會按照自身情況和歷史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貨幣制度安排,盡量獲取最大的效益,付出最少的成本代價。匯率制度茲事體大,一旦選定,絕不會輕言轉變。利弊取捨是永恆的話題。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美息高企、美元走強,在生活和工作接觸當中,與聯匯相關的課題較多涉及兩個方面:港元走強和港元加息對經濟民生的影響。

余偉文表示,P息升不足一厘低於美息,強調無意、也無需改變聯匯制度。

旅遊消費現象非全由匯率造成

余偉文表示,港元走強,經常聽到的說法包括市民出外旅遊消費便宜了,外來旅客在港消費較謹慎了。客觀地看,匯率可以是這些現象的部分原因,但這裏面恐怕也有一些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例如喜愛外遊的港人在疫情解封後「報復」式旅遊探親,又例如相當一部分訪港旅客更傾向於非純消費式的「深度遊」。另一方面,對於生活、生產高度依賴入口商品的香港而言,強港元有助減低入口成本,有助舒緩部分通脹壓力。

他認為,相對於當前許多發達經濟體持續承受高通脹壓力,香港在這一方面算是較為幸運。而對於眾多供子女在海外升學的家長而言,若孩子在非美元地區上學,強港元也能略為減輕他們的負擔。當然,一個幣種的強弱會有周期,當港元隨美元相對於其他外幣走弱的時候,就很可能看見相反的現象,可見港元偏強或偏弱各有利弊,難以一概而論。

余偉文表示,對於眾多供子女在海外升學的家長而言,若孩子在非美元地區上學,強港元也能略為減輕他們的負擔。

強港元有利減輕子女海外升學負擔

余偉文回顧四十年前的今天最轟動的新聞,即香港已實施聯繫匯率制度。他透露,自己當時在中文大學修讀企業管理,對這類經濟相關的新聞當然比較留意,但充其量只是「路人甲」。意想不到的是,八年後加入外匯基金管理局(金管局前身),此後三十幾年,工作上直接或間接地都涉及聯匯,可算是與這項香港重要的金融制度結下不解之緣。

在他看來,聯匯是一個好制度,是香港貨幣和金融穩定的根基。自1983年10月實施以來,為香港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所需的穩定貨幣環境,期間更應對了大大小小的地區和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香港面對的各種嚴峻挑戰,充分凸顯聯匯制度穩健可靠。它就像一道堅固的防波堤、避風塘,為我們擋住外面的驚濤駭浪。

余偉文認為,聯匯制度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多年來逐步建立的公信力,而這種信心是建基於該制度符合市場規律的嚴謹設計、高度透明化和制度化的操作,還包括充裕的外匯儲備、穩健的政府財政,和具活力的經濟等因素。

余偉文認為,聯匯是一個好制度,是香港貨幣和金融穩定的根基。﹙Getty Images﹚

近二十年強方保證觸發321次

他強調,聯匯制度採用嚴謹的貨幣發行局模式,制度設計限制了貨幣當局在貨幣政策上的隨意性。然而,看似簡單的原則,在具體的操作設計上卻有不少「竅妙」之處,這就是為什麼在總結實踐經驗後,於1998年公布七項技術性措施,及後又於2005年推出三項優化措施,令聯匯更制度化、更符合我們的政策原意。尤為重要的是,市場看到實際運作嚴格遵守制度設計,例如2005年的優化措施明確了1美元兌7.75-7.85港元的活動空間,又訂下金管局的強方和弱方兌換保證承諾,至今近二十年,強方保證觸發321次,金管局承接了相當於接近14,500億港元的美元資金流入港元體系;弱方保證觸發84次,相當於接近4,200億港元的美元資金從港元體系流出。一切恰如預期,精準運作。

余偉文表示,高透明度是維繫市場信心的不二法門。制度設計的公開是其一,及時、準確、關鍵的數據和訊息披露是其二。每次入市履行兌換承諾,均會即時公布相關的交易數據,讓市場和公眾知悉。同時,定期發放最新有關外匯基金資產負債表、貨幣發行局帳目,及其他有關聯匯制度的資訊,並通過適當方式和途徑向市場人士及市民大眾解說聯匯制度。

然而,他也指出,真正考驗並不會發生在太平盛世。多次金融危機的衝擊、近幾年香港所承受的嚴峻挑戰和由此對金融體系造成的巨大壓力,再疊加各種有意、無意甚或惡意的市場謠言,都是一次又一次的信心測試,而聯匯一次又一次地履險如夷。信心,就是這樣經年累月、點點滴滴積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