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死亡恐嚇的電競選手

撰文:GEME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作者:薯仔燉肉盾

電競明星眾所矚目,有人喜歡自然也會有人討厭,但一位《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的選手雖然擁有56場賽事的不敗紀錄,卻被無數玩家討厭,甚至接到死亡恐嚇,要保鑣陪同參賽。他做了甚麼天怒人怨的惡事嗎?早前 Kotaku 便訪問了這位暱稱 ZeRo 的選手。

(封面圖片:《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3DS/Wii U》宣傳圖片)

千夫所指的大亂鬥高手

2014年,丹佛市舉行了一場24小時的《任天堂明星大亂鬥》比賽,項目包括初代的N64版本、Game Cube 的《DX》,甚至連玩家自製的模組《Project M》亦在其中。一整天下來,選手 Gonzalo ‘ZeRo’ Barrios 打敗了所有賽事的玩家,成功贏得2000美元。ZeRo 擅長使用 Diddy Kong,他更在2014至2015年連續贏得56場大亂鬥系列賽事的冠軍,風頭一時無兩,然而他的名聲卻不成正比。

圍巾是 ZeRo 的標誌,也有玩家說這是他的力量來源 (BioBioChile)

2016年,一名用家在 ZeRo 的 Instagram 上留言,指要帶槍到比賽會場射殺 ZeRo,無奈之下他唯有帶同保鑣出席,所幸最後安全贏出比賽,但這只是多年來的其中一次騷擾。社交平台上的謾罵和諷刺早已見怪不怪,在舞台上,即使 ZeRo 奪得冠軍,台下不是反應冷淡,就是在歡呼聲中夾雜大量噓聲;在舞台下,挑釁不果的玩家會罵他欺世盜名; ZeRo 上廁所也會有玩家把燈關掉;甚至連他的女朋友 Banessa 亦被罵是拜金女;多年來 ZeRo 已經收過10次死亡恐嚇。大量玩家討厭 ZeRo,其中一個原因是他的致勝打法。

ZeRo 專注比賽時,萬一出現槍手根本避無可避,經常陪他出席賽事的保鑣是他一名支持者的爸爸 (Slingshot Esports)

勝利才是唯一目標

ZeRo 是甚麼風格的選手呢?我們來看看2014年 E3 展上的比賽。當時大會為了宣傳《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3DS/Wii U》,特意請來眾多高手現場對戰,而 ZeRo 的對手正是大名鼎鼎的 Hungrybox。後來 ZeRo 剩下一條生命時,完全採取迴避策略,將賽事拖至「即時死亡」模式,然後利用角色 Samus 的攻擊距離優勢成功將對面的卡比打飛,勝出比賽。雖然有不少玩家對 ZeRo 的技術深感佩服 (畢竟也不是人人躲得掉各種攻擊),但 Twitter 上亦湧現大量批評,有玩家指他勝之不武,只懂一味逃避,一時間粗言穢語滿天飛。

ZeRo 對戰 Hungrybox 的比賽片段:

ZeRo 的打法就是這樣,勝利才是目標,他會以逸待勞,等對手上釣,自己卻甚少主動出擊露出破綻。這種風格一點也不華麗,無法吸引觀眾,但對取勝卻非常有效。有評論形容這種打法「機械化」,ZeRo 本人則稱之為「最理想」的形態,而事實上,這種打法與他的電競之路有莫大關係。

角色 Diddy Kong 曾被 ZeRo 批評過份強勢,但最後卻變成了他最愛用的角色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3DS/Wii U》宣傳圖片)

獨在異鄉背水一戰

ZeRo 不是美國人,他原本在智利生活,在學時期便飽受同學欺凌,加上家庭經濟出現問題,令他輟學三年。ZeRo 長期留在家中,整天都在玩母親送給他的任天堂 GameCube。他會不停挑戰《陽光瑪利歐》的 speedrun,一旦出錯便會重啟遊戲,後來他苦練《任天堂明星大亂鬥》,開始在智利的玩家社群中嶄露頭角。

ZeRo Saga 是以 ZeRo 命名的比賽,他曾於活動上重新挑戰5名打敗過他的對手,結果全部獲勝 (ZeRo Saga)

18歲那年,ZeRo 決定憑大亂鬥到美國闖一闖,失敗便要乖乖回國。他靠一個美國的大亂鬥玩家接濟,以50美元一個月的租金寄住地庫。ZeRo 的生活費全部來自獎金,為了省錢,他坐長途巴士及陌生人的順風車去比賽,沿途不停研究筆記,上面寫滿了對手的長處和弱項。ZeRo 破釜沉舟的決心終於有了回報,漸漸在美國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沒有離開智利到美國發展,ZeRo 的人生肯定會完全不一樣 (Banessa Twitter)

有人勸 ZeRo 對遊戲放輕鬆,但遊戲對他來說卻是維生工具,獎金就是他支付食物與車費的方法。如果輸了比賽,不要說回到智利,可能連返回地庫的車錢也沒有。在這個情況下,ZeRo 自然會發展出最穩打穩紮的戰法,別人或許可以興之所至怒衝一波,但 ZeRo 的每個操作都關乎著舞台下有血有肉的生活。

勝利的權利

遊戲有規則,利用規則取勝本來就沒有不對,如果玩家認為遊戲不符合心目中的理想形態,應該向開發商爭取,而不是對選手謾罵甚至恐嚇。不過 ZeRo 坦言自己也曾與選手及玩家在網上對罵,說了些不堪入耳的難聽說話,所以也引發了一些人對他不滿。希望 ZeRo 不要被情緒性的言論影響而放棄電競之路,也希望玩家社群可以日漸成熟,不要讓原本歡樂的遊戲發生令人遺感的事情。

大亂鬥系列本來就是歡樂的作品,多年來仍有無數熱心的玩家參與及舉辦比賽,但亂鬥留在熒幕中就夠了 (宣傳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