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覽2018】首設借用環保餐具 記者挑戰場內走塑會否成功?

撰文:鄭韶華
出版:更新:

美食博覽可說是美食天堂,但同時亦是環保人士的地獄。膠杯、膠碗、膠叉、紙杯、紙碟、竹籤......每分每秒都有各式各樣的垃圾,使場內垃圾筒輕易裝滿。假如使用環保餐具,是否就能不製造任何垃圾呢?

美食博覽的美食固然多,除了包羅萬有的預先包裝好食物,還有各款現場即吃的熟食和試食,令位位入場人士都買得安心又吃得開心。但當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又有沒有想過由購買到用餐完結的幾分鐘內,隨時已製造了最少一件需幾百年來分解的垃圾?當你吃完一件又一件食物、隨手接下攤位人員遞給你的試食,垃圾便在不知不覺間堆積起來。而當每位入場人士都這樣的話,一次美食節製造出來的垃圾可想言之是有多少?

【美食博覽2017】會展食好西變大嘥鬼?小朋友:唔環保,第日食乜都冇

20元按金借用環保餐具

為了鼓勵入場人士減少使用即棄餐具,貿發局今年首次聯同企業Bottless,推出可循環再用的飯盒借用服務,每次借用的按金為20港元。為了測試措施是否有成效,《開罐Opener》記者決定進行實測,挑戰場內全程走塑會否成功!

記者挑戰場內走塑會否成功?(植加佑攝)

商戶:自備餐具當然好

記者租用了會場提供的餐具,開始在場內使用環保盒來買食物,大部分參展商都十分合作,表示支持客人使用環保餐具。賣魚蛋和凍貨的負責人卓先生說:「(自備餐具)當然好,我們又不用浪費耶麼多膠碗。我哋都盡量唔用咁多膠袋,盡量到一定數量就會送環保袋,希望環保袋會繼續循環再用。」不過,以他們的觀察,較少看到市民自備餐具,大部分都習慣使用即棄餐具。他們認為市民使用環保餐具,不會增加他們工作量,反而是市民可能會覺得麻煩和不習慣。

參展商的試食亦製造大量塑膠廢物。(植加佑攝)

花膠檔拒絕自備餐具

雖然挑戰的過程大致順利,但記者也遇到一間賣即吃花膠的攤位,堅持不容許客人使用自備的餐具,只能用他們提供的發泡膠兜。攤位的工作人員解釋,他們的花膠只可以現場吃,不設外賣,因此不會為客人放進食物盒,令記者的走塑挑戰經歷了小挫敗!

工作人員解釋, 花膠只可以現場吃,不設外賣, 因此不會為客人放進食物盒。

記者就現場所見,大部分人士都沒有自備餐具,或者使用大會提供的可重用飯盒。沒有自備餐盒的吳小姐表示,她和友人沒有此習慣,認為即棄用具比較方便。另外,許先生則說,因為入場前未知自己會吃甚麼,所以認為難以決定要準備怎樣的餐具。

【直擊放題食肆一晚廚餘量 清潔工:換五大個垃圾袋】

當問及會否考慮使用大會提供的飯盒借用服務,兩位都表示對服務毫不知情。除了在場內看不到任何標示和宣傳,更看不到借用餐具的攤位。

入場人士指宣傳不足

記者到會場入口觀察過,發現大部分市民經過左邊拿地圖和優惠卷的攤位後,便會直接入場,沒看到右邊其實就是借餐具的地方。不少受訪者都認為,大會對租用餐具的宣傳不足,應該在場內放置更多海報或橫額,而且開幕前一天才公佈此措施亦太遲。

借用餐具(左)和拿優惠卷及地圖(右)的人流對比極大。(植加佑攝)

不過,亦有小部分市民有攜帶私人用具,古小姐說以往曾做過美食節工作人員,留意到廢物的數量多得誇張,所以今年知道會場有提供借用服務後,便決定一試並為環保出力。「如果佢下年繼續有我會繼續用,起碼可以盡一分力,令其他人見到我拎依套餐具,都會知道原來有依個選擇。」

【實拍】每逢大雨膠傘套泛濫成災 用一分鐘即棄其實為乜?

周小朋友身體力行,鼓勵大家一起減廢!(植加佑攝)

而參加過幾年美食博覽的周太太也說,今年是首次自備餐具。她認為以往的生活習慣使用很多即棄塑膠,於是一家人幾個月前開始使用環保餐盒,希望減少廢物和養成環保的習慣。周小朋友亦說,「因為越來越多垃圾,就會令到整個世界都好多垃圾!」他希望大家不要再製造垃圾,嘗試用自己的餐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