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會】兩代組織者對談:勞工權益關於人性、尊嚴和生活

撰文:陳韻如
出版:更新:

女工會是阿茵大專畢業後的全職工作,接觸女性工友的同時,她想起自己的母親、想起女性在社會面對的漠視;Billy曾經拿著吉他到內地教工友玩音樂,因為他堅持工運不一定是鐵漢般的起義,反而是在生活、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建立。

家務並非必然的義務 

在女工會的組織工作,讓阿茵想起那位曾經擔當車衣女工的母親、那位在阿茵依然是小學生時每天到街市買幾十斤菜再回家煮菜、照顧家庭的母親。女性的生產力,有時候是無酬的,尤其是家庭照顧者,但阿茵認為她們的付出,不應被視為「應分」和「義務」,反而應該納入「勞動力」之中。

無奈面對機制的冰冷

曾經為清潔工追討遣散費但失敗,是阿茵在女工會工作以來最深刻的經驗。60多歲的工友,在公司工作超過10年,最後卻因為「曾經簽署自動離職」而血本無歸。在不了解的情況下簽署的協議書、不願賠償的資方和宣判的法庭,這些冰冷的白紙黑字和機制,阿茵認為無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

勞動權益融入生活

爭取勞工權益,原來可以從生活和日常入手,不一定是等待工潮、用盡力去將工友組織,Billy相信組織者與工友之間的交流和對話,也是一種組織的方法,他自言,最希望女工會可以重新定義對於「組織工作」的想像。拿著一把吉他,唱起《問我》,他想起那段教內地工友玩音樂的時間:「工廠老闆隨時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將工廠結束。」在這種情況下過活的工友,需要的除了是一筆合理的遣散費,最需要的是在「苦中的一點甜」,音樂在「工運」看似過分浪漫,實質上讓工友們找回一點希望,也提醒了我們—— 勞工權益不只是關於爭取權益、不只是遣散費數字的多少,Billy和阿茵追求和堅持的,其實是捍衛工友的尊嚴和保持組織工作中的人性。

籌款為了工友,也是為了組織者 

「為什麼重視賣旗籌款?是因為想減慢前線組織工作者的疲勞與耗竭(Burnout)。」1989年成立的女工會,一直以爭取婦女勞動權益為宗旨,在女工會工作的人,在為了基層婦女、女性勞動力爭取權益的同時,若能獲得社會的理解、認同和支持,勞動權益和工友的尊嚴才能有力地被捍衛並堅持下去。 

【女工會8.18九龍區賣旗】義工招募

日期:2018年8月18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7:00 至 12:30 (任何時段)
地點:九龍各區(可於報名表中揀選地區)
網上報名:http://bit.ly/HKWWAflagday
查詢電話:2790 4848 / 6031 9344 (梁小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