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愛滋病日30周年】有藥可醫的AIDS和仍舊無藥可治的社會偏見

撰文:廖淑華
出版:更新:

「吃飯一定要用公筷?」
「可以共用洗手間?」
「可以一起游泳?」

自1984年香港出現首宗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呈報個案,30 多年來大眾對愛滋病仍存有很多誤解,例如誤以為同檯進食、共用厠板等都會受到感染,拒絕跟他們相處。很多不科學的疑問、錯誤資訊都替病患者加上污名。除了對抗疾病,他們還要承受標籤帶來的壓力,連自己都開始歧視自己。

 

我好驚畀我屋企人知道我係感染者,驚佢哋會趕我走。
感染者心聲
我唔會搵到人再愛我,無人會鐘意感染者。
感染者心聲

事實上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和英國的愛滋病學會都同意,只要長期、準時服食抗病毒藥物6個月後,病毒量可達至偵測不到的水平,即很大程度上不會再經由性行為傳播愛滋病病毒,能做到「治療即預防」。 愛滋病是長期病患,不是無藥可救,及早發現並有效治療,感染者的壽命可以跟一般人一樣。 明天便是世界愛滋病日成立30周年,大家可以藉此機會重新了解愛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