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回魂2影評】重口味驚嚇度非重點 眾角色成長故事感動人心

撰文:裴小裴的電影murmur
出版:更新:

2017年登場的《小丑回魂》在導演安迪·慕式提(Andrés Muschietti)重視人性的精湛描繪與演員出色詮釋下,首周即衝出破億票房,最終不僅成為北美影史R級恐怖類型作品票房冠軍,也是史提芬·京的小說改編電影中票房最為成功的作品,而在首集片尾所浮現的「CHAPTER ONE」,也意味着故事的未完待續,於是在兩年後,又一次的,北美上映時間選在了2019年9月6日這個數字加總為27的特別日子,我們再度與廢柴聯盟的成員重回德利鎮,回到恐懼的源頭,不僅要再次阻止潘尼懷斯,更要與27年來的回憶做個了斷。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我們發誓,若牠沒死,若牠捲土重來,我們也會回來。」

在上集的尾聲,廢柴聯盟以血為誓,那麼時隔27年後又是如何呢?說到《小丑回魂》的迷人之處,我想並不在於作品本身的嚇人程度,而是那飽滿動人的角色成長曲線。

「我們發誓,若牠沒死,若牠捲土重來,我們也會回來。」(《小丑回魂2》劇照)

首集我們看着比爾一行人在年少時期的青澀純真裏,一同探索未知的恐懼,並且用力地想像着未來的樣貌,在這過程中我們不自覺地產生情感投射,於是我們自然會想知道27年後他們過得如何,他們是否真正離開德瑞鎮、是否還是友好如初、是否勇敢地追尋着當初的夢想,因為我們在乎,也因此《小丑回魂2》奠基於這些角色之上,故事在27年的過去與現在交錯敘事下,我們與角色們一同拾起那些逝去的記憶,並得以慢慢形塑出角色現今的樣貌。

故事在27年的過去與現在交錯敘事下,我們與角色們一同拾起那些逝去的記憶,並得以慢慢形塑出角色現今的樣貌。(《小丑回魂》劇照)

看似漫長的169分鐘就在我們解析角色的渴望中悄悄流逝,儘管隨着故事的進行,那看似複製首集公式脈絡的敘事使得後段出現些許的冗長感,但要從各角色支線中取得平衡並匯聚成一個完整紮實故事已實屬不易,而在這當中導演安迪·慕式提的怪奇美學與黑色喜感亦讓本片維持住出色的娛樂度,也讓本集在擁有更多重口味的駭人畫面下,卻又同時保有黑色幽默。尤其是最終的結束,一同將長達五小時的情感串聯,並為兩部作品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

【↓↓↓↓↓ 按圖放大看精彩劇照。 ↓↓↓↓↓】

本片在選角上亦是令人驚豔,占士·麥艾禾(James McAvoy)、謝茜嘉·謝西婷(Jessica Michelle Chastain)以及比爾·哈德(Bill Hader)等人儘管有些角色在外表上並無相似之處,卻能精準掌握廢柴聯盟成員的神韻及特色,像是眼神、說話嘴型等等,就在每一個細微之處產生連結,我們甚至可以從完全變身成功的班(積·賴恩飾)(Jay Ryan)身上,尋得當初那位沒有自信的小胖子身影。而再度回歸飾演潘尼懷斯的標·史卡斯格(Bill Skarsgård),光從那詭譎的笑聲與神情,就足以讓人回想起當初的不寒而慄。

人們寧願相信,他們是由自己的記憶所構成,但是事實上,我們是被我們所遺忘的事物定義。

而在那些看似相同的故事脈絡下,前後兩集卻有着不同的層次底蘊,上集潘尼懷斯化身為角色心中的恐懼夢魘,本集則是鑽入回憶的縫隙當中,緊緊揪住角色們內心急欲遺忘的過往,27年前立下的誓約在經過現實社會的洗禮,變得不再肯定,成長帶來的歷練與現實的妥協,逐漸成為埋藏心中的枷鎖。看似在各領域成功並脫離廢柴聯盟的角色們,實際上卻都走不出心裏的德利鎮,愈是想要遺忘,就愈是困在其中,漸漸的,我們也變成那些欲蓋彌彰的大人們;長大的過程意味着我們有許多重新開始的機會,而我們總習慣將過去不好的回憶抹去,然而過去不管好壞、不管如何掩蓋,終將定義出現在的自己,唯有正視與接受,才能真正擺脫並邁向下一步。

身為廢柴聯盟最棒的是,就是我們已經退無可退,沒什麼好失去的了。

之所以會如此喜愛《小丑回魂》,是因為在這一趟驚悚的怪奇之旅中,飽含着成長必經的苦辣酸甜,那些關於友情、回憶以及勇氣等等元素,儘管都是再常見不過的題材,卻都在史提芬·京的文本與導演安迪·慕式提的鏡頭下變得如此精彩動人。

我們都曾走過青春,歡樂也好、傷心也罷,但要記住你不會是獨自一人,只要與死黨一起,那些歡笑與淚水都將變得獨一無二,我們終究會從彼此的回憶裏汲取養分,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裴小裴的電影murmur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也歡迎分享並加入,讓我們一起無時無刻聊電影吧!

作者Facebook專頁:裴小裴的電影murmur

作者Instagram:leonpeis_movie_murmur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影評】牠 第二章---被遺忘的過往」​】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