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香‧鴛鴦‧深水埗】未完成的港味成品 拍出味道卻欠缺洞察|鴞

撰文:
出版:更新:

強調「本土」的《夜香.鴛鴦.深水埗》雖以本土角度出發,可惜結果沒有看到導演對「本土」擁有完整的理解,導致整部作品淪為未完成的成品。《出城記》、《玩具故事》和《鴛鴦》三條短片的主角,都是有能力敘述香港故事的人物,但要成功與觀眾產生連結,敘述的內容和力度都未如理想。

【01開講為全新用戶分享平台,點擊此處進入01開講盡情探索!】

導演只拍出了淡淡然的溫情,缺乏更深層次的洞察。(電影劇照)

先說《出城記》,老人和家傭——典型的小人物,十個家庭中總有一個,是具代表性的組合。加上來港十年、操流利廣東話的家傭,其混雜的身份本身亦帶有層次,充滿可能性。然而導演只拍出了淡淡然的溫情,缺乏更深層次的洞察。患上腦退化症的老人,除了子女和同鄉,難道沒別的牽掛了嗎?長期在異鄉的家傭,懂廣東話、煮廣東菜,看似成功融入本地文化的背後,難道沒有任何與身份認同相關的複雜情感?

兄弟間談到錢和工作,便深陷尷尬的氣氛中,相信是不少成年兄弟姊妹的寫照。(電影劇照)

《玩具故事》是相對說得好的故事,林耀聲和顧定軒的演出亦算亮眼,演活了土生土長的兩兄弟。玩具擁有獨特的歷史背景,是有意思的本土題材:「香港製造」的玩具在六七年代一直是世界之冠,直至八十年代,工廠北移,玩具業逐漸式微。香港不再生產玩具,小朋友亦幾乎不再玩玩具。正如顧定軒片中所言:「你一定有買iPad給他吧!」新世代的玩具,若非「電子奶嘴」,便是「科學家模組」、「兒童顯微鏡」等具教育功能的玩具。兄弟倆對玩具的不同見解,顯露了二人心態上的不同。二人都有各自的煩惱,成家立室的哥哥有着養妻活兒的重擔,年少氣盛的弟弟則有着就業的壓力。兄弟間談到錢和工作,便深陷尷尬的氣氛中,相信是不少成年兄弟姊妹的寫照。

她初時喜歡香港的風土人情,期後便發現這個地方存在的矛盾和複雜,最後成為了「過客」。(電影劇照)

《鴛鴦》由地道小食為切入點,講述一對曖昧男女談香港。小食夠地道,但未能傳達出深意。Kate Reilly飾演的外籍老師在片中是一位典型的外來者,初時喜歡香港的風土人情,期後便發現這個地方存在的矛盾和複雜,最後成為了「過客」,北上繼續教職。王宗堯飾演的經濟老師本可傳達的東西很多,教育制度的無奈、無力改變的失望、個人利益的去留等等,但跟外籍老師的對話中未能突顯複雜的情感,多段對話的內容都未能到位,想建立的曖昧氣氛亦零零碎碎,最後只能曖曖昧昧地談政治,附上傘運、人鏈的畫面,突兀地增添社會視角。

若願意給兩位導演一個機會,可考慮入場。(電影劇照)

最後附上的紀錄片《It’s gonna be fun》最為真實,然而卻讓看畢前三段的觀眾摸不着頭腦,形式突轉亦使觀眾無法好好消化這段紀錄片,實屬可惜。整體而言,《夜香‧鴛鴦。深水埗》不算出色,若願意給兩位導演一個機會,可考慮入場。

作者簡介:鴞

作家,筆名鴞

電影、電視劇、歌詞,係文本都想寫一寫

作者Instagram:@dark.sky.night.owl

【01開講為全新用戶分享平台,點擊此處進入01開講盡情探索!】

(以上文章內容為用戶提供,並不代表香港01官方立場及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