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拆彈的少年】呈現二戰另一面 德國未成年戰俘被迫面對地獄

撰文:陳穎思
出版:更新:

看到戲名《十個拆彈的少年》(Land of Mine),立馬聯想到達名一派的歌曲《十個救火的少年》,兩者內容及含意大不同,相似在於十個少年都相繼離去,迎來不快結局。
這邊的救火少年有各樣藉口逃避責任,電影中的拆彈少年卻是二戰時期的德國戰俘,被派遣到丹麥地雷區拆地雷,每日活於死亡邊緣,他們不單背負拯救生命的責任,更多是政治債,上一代種下的禍,由下一代以血肉奉還,然而這個歷史包袱一代傳一代,就如埋在泥土深處的炸彈,一旦引爆傷亡慘重。

拆彈少年過着隨時被炸死的非人生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又算不算公平?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有關仇恨,報復,原諒以及和解。」導演馬田贊夫列 (Martin Zandvliet)接受訪問時如此形容《十個拆彈的少年》,仇恨來自丹麥對納粹德國的侵入,戰爭結束後以「自作孽、不可活」的態度,要求一群尚未成年的戰俘去清理地雷,如同送死般的報復,負責監守拆彈少年的丹麥軍官,幾經相處後方承認少年無罪,得來不易的原諒,最後放下仇恨並助其離開作和解,四個階段如同起承轉合,這不是劇本,是歷史。

導演馬田贊夫列 表示,希望透過這部電影改變大家對既有歷史的看法,由仇恨走到寬恕。

導演說人民希望看見國家的英雄形象,去建立自己國家的歷史身份,但正所謂「不要低頭,光環會掉下來」,一些影響國家形象而又不為人知的故事,往往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拆彈少年的故事正是其一:「丹麥也是有自己的黑暗面,大家一定要相互引以為戒,戰後英國政府提議丹麥政府,徵召這些德軍戰俘去擔任掃雷工作,某程度上是干犯了戰爭罪行,英國卻證明了自己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救世英雄。」

二戰結束逾70年,但對戰勝或戰敗國來說,都留下一道永不磨滅的疤痕,在電影中呈現德國為受害者,也許仲恐怖過千夫所指,導演卻視之為歷史責任,猶如冒住身首異處危險的拆彈少年:「德國人根本不會去拍這個類型的電影。當你了解到歷史的一邊,你必須要了解另一邊,不可以單單因片面的原因去認定德國人是壞人。只要你看了電影五分鐘後,你就會有這個感受。」

炸彈少年能夠離開的原因,大概只有被炸傷,更多是被炸死。

沒有人能改變歷史,導演說只能改變對歷史的看法,說白點就是對事不對人:「要完整地了解整段歷史,不可以盲目地去回望過去。而且,這是一段丹麥戰後的黑暗時期,埋藏着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即使有書本曾經紀錄,但並不是正史,所以我必須為德國人揭開這個真相。」偷竊犯的兒子不一定都愛覬覦別人的財物,愛滋病人的女兒也非嗜好濫交,這些強加罪名於下一代的不文明行為,卻沒有隨歷史過去而磨滅,國仇家恨,剪不斷理還亂。

丹麥軍官(右)與德國拆彈少年由敵人變成朋友,後者盡力拆彈彌補國家過錯,最終感動了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