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迴廊專訪︱楊偉倫投入角色不夢幻 麥沛東︰增肥比減肥辛苦

撰文:莫匡堯
出版:更新:

香港奇案電影《正義迴廊》將於10月27日上映,電影優先場吸引大批觀眾入場,亦為電影造就極高呼聲,觀眾亦對楊偉倫、麥沛東兩位於戲中飾演嫌疑殺人犯的男主角演技一致認同。《正義迴廊》故事改編自2013年發生的大角咀雙屍奇案,並由楊偉倫與麥沛東飾演殺人案疑犯,林海峰與蘇玉華飾演兩人的辯護律師,在電影中重組法庭對峙、奇案發生經過等精彩橋段。

《正義迴廊》將於10月27日正式上映。《正義正迴廊》電影海報。(電影公司提供)

早前,楊偉倫(阿卵)與麥沛東(阿東)一同接受《香港01》專訪,與觀眾分享他們首度擔正的拍攝經歷、電影製作的細節以及他們對演技的理解。

《正義迴廊》的男主角楊偉倫(右)與麥沛東(左)一同接受《香港01》專訪。(梁碧玲 攝)

二刷三刷的理由

首度擔正電影,楊偉倫與麥沛東雙雙指出電影團隊不論導演、演員、攝影師以及不少成員也首次拍攝電影,團隊各成員均力臻完美,投放了大量心血,亦不計較拍攝超出原定時間,務求電影能夠拍得更好的效果。飾演唐文奇一角的阿東表示:「唐文奇這個角色不論服裝、化妝,其實也富有細節、非常細緻。我記得有一場戲,我落的士、跑入公廁,便拍了三四小時,因為攝影師不斷改良鏡頭拍法。」

電影的先導劇照裡,正正使用一幅玻璃檯面反射楊偉倫的半身相片。《正義迴廊》電影劇照。(電影公司提供)

阿東一臉認真地指:「我覺得看一次真的不夠,我們不是開玩笑、騙觀眾入場,而是會發覺在我做戲時,從阿卵的反應可以得到更多提示,更了解兩位人物性格。」與阿東合作戲分極多,飾演弒殺雙親的兇手張顯宗一角的阿卵則補充指:「因為戲裡除了人物性格,還有更多法庭審訊的橋段,觀眾能夠在當中不斷通過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抱持不同的角度或理解去觀映,將會有不同的得着,而且看到更多細節。」

阿東提醒觀眾多留意演員在對手演出時的反應等演技細節。《正義迴廊》電影劇照。(電影公司提供)

阿東亦讚揚《正義迴廊》的攝影師非常用心地追求每一個鏡頭的美感:「我們的攝影師非常生動,他同一場戲會拍攝不同的角度,透過反射或鏡像可以看到我們的樣貌表情。觀眾第一次觀映可能會集中在劇情部分,第二次觀映便能夠留意到他們的功架。」

阿東讚揚攝影師靈活捕捉演員與場景之間的射與鏡像效果,對構圖美感觸覺甚高。《正義迴廊》電影劇照。(電影公司提供)

增肥比減肥辛苦

為了角色形象更貼近原型人物,阿東為電影積極增磅:「之前與阿卵拍《媽媽的神奇小子》飾演運動員,因為要減肥,所以由170磅減至150磅。但到了唐文奇這個角色,我便要增肥,因為我們發現原型人物比較『大隻』,導演於是便說要我『越肥越好』,於是用了兩個月不斷進食,將自己『谷』到二百磅,但其實過程毫不享受。兩個月裡我『冇肚餓過』,一有空我便在進食,一日吃五六餐,將可樂當水飲。其實增肥比減肥更辛苦,也會擔心自己三高的問題。」

麥沛東於《正義迴廊》裡飾演唐文奇一角,角色形象非常突出。《正義迴廊》電影劇照。(電影公司提供)

在服裝方面,美術團隊為阿東準備寬鬆的衣服,令他顯得更「大嚿」。至於化妝,阿東亦指出戲裡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不知道觀眾會否留意到,其實戲內我剃去了一邊的眼眉,然後用膠水造一條疤痕;在嘴角亦有一些皮;又長期會在臉上塗上凡士林,感覺油光滿面,種種設計配合下,為角色營造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麥沛東提到自己的角色不論在服裝及化妝均有不少造型細節。《正義迴廊》電影劇照。(電影公司提供)

拍攝《正義迴廊》期間,劇組經常不日不夜地拍攝,阿東笑指:「最有趣的事,塗凡士林的兩個月中,就算因為拍攝捱更抵夜,我也沒有爆瘡。我們的拍攝時間頗長,特別是拍攝分屍的戲份,由早上九時拍攝至零晨三四時,第二天化妝通告時間早上五時,基本上我回家洗澡、補眠一小時便要繼續拍攝。」

麥沛東指角色化妝效果竟然間接令自己兩個月內沒有生暗瘡。(梁碧玲 攝)

入戲與出戲

楊偉倫與麥沛東均為舞台劇演員出身,在拍攝電影前,早已累積不少演出經驗,亦對演技有一定心得。阿卵提到拍攝電影比演出舞台劇入戲程度更深,並出乎自己所料:「其實拍攝到某一個時段,我有一次到洗手間,在照鏡時也被自己嚇到,真的有點恐怖。」

楊偉倫的角色有弒殺父母的戲份,投入角色期間影響了他個人的情緒與精神狀態。《正義迴廊》電影劇照。(電影公司提供)

認識阿卵多年的阿東,亦指他明顯留意到阿卵的變化:「我有向他提及過,他在拍攝期間的眼神改變了,因為我認識阿卵多年,合作次數也非常多,所以會留意到他的眼神與平時有分別。」阿卵解釋指:「因為長期投入在角色該狀態下,會對你造成一定影響,在心情、精神狀態上,自自然然產生了一種眼光、一個狀態,看事物的眼神會有所改變。」

阿卵在投入角色期間,眼神的突變令自己也感到錯愕。(梁碧玲 攝)

阿東在入戲上,亦因為前期製作階段已投入大量時間研究角色,所以能夠進入狀態:「進入角色時,你說的每一句說話,也會與你的角色相同。記得拍攝最後一場『訪問片段』戲份時,劇本只有原型片段的四分一左右,但何爵天導演即場提議拍攝完整版,問我會否需要完整片段劇本,但因為我準備角色時已經將該片段看得非常熟,所以已經能夠自行還原片段。」

阿東指自己在前期製作階段,已從原型人物的材料中,對角色具有充分了解與掌握。(梁碧玲 攝)

對於入戲與擺脫角色,不少觀眾亦有一番想像與迷思,阿卵則笑指:「其實演員無法夢幻地入戲與出戲,作為演員也要用自己的角度進入角色,尋找角色與演員個人思考的共通點,強化想像,令自己與角色變得類近。例如張顯宗這個角色,由自卑變成自大,而我自己亦有自卑與自大的時間,經歷過類似的階段,於是便假設自己如果困在自卑、無法發展的情況下生活多年,會是一個怎樣的人。」

阿卵指自己透過結合與角色相近的經歷強化想像。(梁碧玲 攝)

同樣演出經驗豐富的阿東,亦有自己一套處理角色的方法:「反而我會更專注,在拍攝完結後審視自己當日的表現、角色與劇情發展到這個階段,明天拍攝的部分又應該如何發揮。專注於工作當中,便能夠更分清楚角色與自己,作為工作的一部分,不會過分投入於其中。」

阿卵與阿東在對方拍攝時,亦會與導演一同研究對方的演繹方法。《正義迴廊》電影劇照。(電影公司提供)

在拍攝未牽涉自己的戲份時,阿卵與阿東亦會與導演觀察對方的演出,適時提出意見,阿卵指出:「我會與導演在屏幕前看阿東的拍攝戲份,拍完便一起研究對方的表現,提出某處可以調高或調低發揮的能量,相反亦然,阿東亦會適當地向我提出意見。」

阿卵與阿東在現場為對方提出演繹上的調整意見時,從來沒有出現意見相左的情況。(梁碧玲 攝)

而拍攝過程中,阿卵與阿東亦未有在演繹方法上有相反意見或衝突,阿卵表示:「在拍攝前我們已花了許多時間對戲,在主要人物上已有共同的方向與共識,所以到現場已經不會在演繹方向上爭執。只是因為我們互相信任對方的眼光,所以會互相就細節提出調整意見。」

早前麥沛東的演技得到獎項的肯定,足見阿卵與阿東的合作與互相給予意見達至提昇的果效。(電影公司提供)

模仿與演繹

由於《正義迴廊》改編自真人真事,對於模仿與創意作演繹之間,阿卵亦歷經一段思考與研究的階段:「其實我只有在拍攝『尋親訪問』的片段時,才有模仿的做法。至於其餘部份,我曾與監製、導演商討過,並不需要按照原型人物進行演繹,首先不要阻礙演技發揮;其次因為並非紀錄片,我們只是參考案件及人物講述我們的故事,所以不需要刻意完全還原。甚至我們討論過是否需要與原型人物見面,但最後大家也認為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反而可能有機會影響創作。」

阿卵指出,為了不阻礙演繹創作,所以決定不安排與原型人物見面。(梁碧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