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罪】米高法斯賓達爸爸的抉擇 一代走歪三代受罪

撰文:佘漢姬
出版:更新:

賊的兒子一定要是賊嗎?你會讓下一代有選擇嗎?由Adam Smith執導、米高法斯賓達(Michael Fassbender)主演的《血濃於罪》(Trespass Against Us)雖然以犯罪家族Cutler為中心,但絕不像《教父》般高冷殘酷,相反還有點溫馨。主角一家住在郊外的卡車小屋,生活並不「高上大」,沒有華衣美食,更免談甚麼爭權奪位。
《血濃於罪》有警匪角力、林間追逐的刺激戲碼,但着眼點由始至終都是放在情感與感情。電影相當踏實,相當平易近人,透過三代人、父與子對教育、將來的不同見解,讓觀眾看見很多處於社會邊緣的無可奈何。

米高法斯賓達飾演的Chad(左)一直跟隨父親的步伐,但二人在教育下一代的想法上產生分歧。(《血濃於罪》劇照)

被唾棄的人們

《血濃於罪》的故事設定在英國告羅士打郡(Gloucestershire),根據當地報章《Gloucestershire Live》的調查數字,告羅士打郡平均5個小孩入面就有1個生活在貧窮線下,每日只有少於13英鎊(約125港元)作生活費(生活費包括購買食物、暖氣、衣物等的消費),是國內經濟條件較惡劣的地區。當然貧困不是正當化犯罪行為的借口,然而這些數字或多或少解釋為到何Cutler一家會選擇犯罪維生。

以Colby(Brendan Gleeson飾)為首的Cutler家族雖然表面風光,在社區內橫行霸道,但他們正正是最被鄙視、被排斥的一群。他們無法像普通人一樣上學、無法正常地租住安穩的家、甚至連購買寵物都被指指點點。第二代的Chad(米高法斯賓達飾)因為兄弟被判入獄而醒悟:他不想再這樣下去。所以他開始反抗父親,想帶妻兒離開自力更生,但父親的親情攻勢,加上自己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基本上是文盲),Chad不敢逃得太遠,於是繼續陷於惡性循環,被父親「操控」。

其中一幕,家族所有成員在一所教堂內討論未來的去向,顯得格外諷刺。不斷地犯罪的同時,Colby卻有着比任何人都強烈的信仰,房間內佈滿宗教之物。這名體型肥大、態度凶狠的幫派首領,或許是眾人之中最膽小的,他怕被兒子捨棄,他怕被家族成員否定,他怕自己長久以來的理念被挑戰,所以每次樂此不疲地重覆他的「歪理」:地球是平的、讀書是無用的、犯罪入獄是警察的錯等等。說服別人,同時說服自己,因為那是他僅有的生存之道。

兒子在爺爺的影響下似乎更嚮往犯罪的生活,令Chad憂心不已。(《血濃於罪》劇照)

疑似真人真事藍本

為甚麼用「疑似」?因為雖然電影公司Lionsgate曾經出來澄清故事純屬虛構(又有一說編劇Alastair Siddons是參考其他對象),但Cutler一家與英國告羅士打郡的著名犯罪家族The Johnsons實在太相似,當地居民認為一定有關。The Johnsons以郡內的卓特咸鎮(Cheltenham)為基地,犯罪手法多為入屋爆竊。他們惡名昭彰,犯案無數,包括3年內盜取總值超過8千萬英磅(約7.7億港元)的古董及藝術品。2008年,集團主腦Albi、Ricky、Chad連同其餘十多名成員鋃鐺入獄,結束這個家庭長達20年的犯罪史。The Johnsons的生活方式、犯案手段以至根據地都「巧合地」對應《血濃於罪》的Cutler家族,甚至主要成員都叫Chad,很難不把兩者聯想在一起。

把犯罪的種子由父傳子,子傳孫,值得嗎?

作為Cutler家族的領頭人物,Colby對應付警察習以為常。(《血濃於罪》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