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有罪》導演回歸文藝 《海邊電影院》疫情封城下靜觀人生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金像大導演森曼達斯(Sam Mendes)繼金球獎最佳電影《1917:逆戰救兵》(1917)及《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Skyfall)後,回歸文藝,首度獨力創作劇本,自編自導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動人之作《海邊電影院》(EMPIRE OF LIGHT)。

戲中加入電影院放映員的角色,並細緻拍出放映室的細節。(《海邊電影院》劇照)

創作靈感源於對他影響深遠的青少年時期,「我成長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個年代的電影、音樂和流行文化形成了今日的我。當時英國政治動盪,種族問題激烈,但同一時間音樂和文化卻發展蓬勃,別具創意和活力。那個時期的電影、音樂與政治、種族問題交接,對我來說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時代。」導演正是藉著疫症封城期間,靜下來回望人生,坦然面對自己的成長回憶,當中包括家人備受精神病困擾的親身經歷,啟發他寫下《海邊電影院》這個劇本,從中帶出動盪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以及電影、音樂和社群的療癒力量。

哥連費夫繼《皇上無話兒》後,再次與森曼達斯於《海邊電影院》合作,在電影中飾演奧莉花高雯的上司。(《海邊電影院》電影劇照)

導演同時透過重現舊式電影院獨有的吸引力,寫出他給電影的情書。他特別強調這不只是給電影的情書,更是給電影院的情書。「正如主角史提芬所言:『那一小束光影就是逃避』,我相信人人都需要逃避現實,走進書本、音樂或電影院找尋另一個自己。」監製Pippa Harris補充說:「電影院正是讓不同的人聚在一起,感受同看一部電影的喜悅!」

(《海邊電影院》電影劇照)

導演又特別在戲中加入電影院放映員的角色,並細緻拍出放映室的細節,「人們常談及菲林拍電影的式微,但我覺得最可惜是流失了放映員。他們其實很重要,是由他們把電影放給觀眾看。放映員覺得自己是電影的一部份,若他放的是《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他會覺得自己是代表著導演大衛連 (David Lean)。」可見導演對舊式電影院的深厚感情。

《海邊電影院》由奧莉花高雯飾演女主角。(《海邊電影院》電影劇照)

電影雖然以八十年代英國小鎮為背景,但同樣反映了我們當前面對的局勢。導演指出疫症封城期間社會動盪,種族問題持續;大家亦會擔心電影院和現場表演會否無法生存;女主角希拉莉被男上司壓迫的關係,今時今日仍然到處可見。一個似是發生在另一個世代的故事,當中共通的主題,相信同樣會引起當今觀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