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影評|愈是痛苦愈要拍下來 別讓善忘偷換成幸福憶記

撰文:許育民
出版:更新:

近日的話題電影《白日之下》,改編自2015年起,幾宗發生在香港殘疾院舍的新聞,老人家在露天地方沖涼、6名院友在8個月內離奇身故,還有院長涉嫌性侵。在大家認知中,最醜陋的事多數發生在隱閉而暗黑之地,但可有想到失去自理能力的人,要在光天化日下被逼丟低尊嚴,在弱勢社群最應獲保護的地方,卻換來無遮無掩的徹底凌辱?

全片都較沉重,姜大衛的演繹反帶來點點舒緩。(《白日之下》劇照)

愈是不想記起,愈要拍下來

電影口碑極佳,可惜上畫一星期多,票房卻只有500多萬,有點不成正比。坊間有指現實社會已經夠慘,仲拍慘情故事為乜?電影有句對白,講到新聞工作者報道的故事幾爆幾多人關注都好,最終都是兩日貨仔,兩日後便冇人記得。當刻余香凝的回應是︰「如果有人記得的話,兩日都好。」

所謂「日光之下無新事」,所有事情都是一個一個循環,不斷地重複犯錯,正正就是因為大部分人只有「兩日記憶」,善忘了便以為雨過天晴。將事情拍成電影,傳頌度總比兩日多,況且當現實世界已比電影世界更荒謬時,如實地拍出來,不是更無奈,更難以置信真的有發生過嗎?

場景的像真程度極高,讓人看到如罝身現場嗅到那股醙臭味。(《白日之下》劇照)

導演簡君晋正正受這幾宗新聞打動,以寫實電影手法記錄下來。故事以雙線發展,先談老人家露天洗澡,再同時並行講述院友離奇死亡與院長涉嫌性侵兩案。要寫實,情節不能太煽情要恰到好處,畫面具震撼力但不能浮誇,以上都一一做到。

余香凝化身記者,裝成院友的孫女進行放蛇。(《白日之下》劇照)

《籠民》的教材級示範

最難做到其實是演員們,是否可以演出那份真,令觀眾深信不疑。多年來,電影《籠民》就是教材級示範,一眾沒大名氣的演員甚至導演,齊齊客串一角半色,就是這種認得又不熟悉的感覺,將角色背景完整地浸出來,令你縱使見到Rock Star黃家駒,都認定他是個潦倒的市井,甚至眼前的廖啟智,到底是否一直認識的智叔?完全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示範。

黃家駒在《籠民》的毛仔是他的最後演出,這部電影獲得第12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導演、編劇和男配角(廖啟智)四個大獎。 (電影《籠民》劇照)

來到《白日之下》,又是一場演技較量,那種較勁不是鬥誰最聲嘶力竭,誰最淚流滿面,而是鬥細膩,愈少演戲行跡愈是高手示範。余香凝要演記者,聰明地選擇以素顏示人,這副天然的「化妝」,為角色添上實感。姜大衛的老頑童設定,未有太多擠眉弄眼,只賦予密集式眨眼,左望右望的小動靜,已令演出變得不一樣。

姜大衛未能獲金馬獎提名是遺珠,且看金像獎會否下一城。(《白日之下》劇照)

梁雍婷與周漢寧飾演的智障與自閉少年,同類角色不少人都演繹過,但二人都能本事從中找到細微的質感。周漢寧被虐打的痛令人不安,為朋友挺身而出的勇氣令人肉緊。梁雍婷一直營造出有禮貌,親切的性格,尤其跟林保怡在辦公室玩耍一幕,富童真的笑聲不似裝出來。但愈是惹人喜愛,就令往後的遭遇愈叫人齒冷,純真得令人心如刀割。

梁雍婷愈表現得天真無邪,愈令往後的遭遇痛心疾首。(《白日之下》劇照)
周漢寧在沒有對白下,增加了演繹難度。(《白日之下》劇照)

表裡不一的精彩

最出色是林保怡飾演的院長一角,內裡是丁蟹式的理直氣壯令人心寒,外表卻是方進新「老細,畀次機會」的弱者造型惹人同情。在庭外大表自己是受害者,覺得自己的冤情得以伸張的大條道理,令人髮指。當然,還未計及陳湛文自然地老了十歲的演繹、胡楓貫徹笑看人生但背負家人冷漠對待,每人戲份不多,就是每個都有故事有情理可演,相當細膩。所以電影頒獎禮的四大演技獎,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在這似乎不夠分,各人都值得獲一個提名認同。

這一幕的無辜演繹,還有庭上強忍歡笑的傲氣,最佳男配角實至名歸。(《白日之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