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抽起頭條新聞.博評】政府和商業媒體聯合將港台邊緣化?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無綫電視在六月三十日晚突然抽起《頭條新聞》,引發又一場疑似自我審查的爭議。幾天之後,無綫發聲明,指習近平的講話是重大新聞,所以要盡快在免費頻道播放講話全文,同時質疑無綫電視被要求播放港台節目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港台已經有自己的頻道,有關規條不合時宜。

有些基本概念要搞清楚,一件事是重要新聞,不等於一定要將該事情花時間全程播出。一年有那麼多重要新聞,電視台全程播出的事情有多少?如果一個電視台覺得國家主席的講話真的那麼重要,就算無法現場直播,為甚麼不再早一點播出?又或者等到再晚一點的時間,如晚上七八時,更多市民回到家中時才播出?在五點五十分這種尷尬時分突然播放習近平的講話,不是一句重大新聞就可以合理化的。

不過,我更想談的,是無綫口中的歷史問題。有些道理其實很簡單,很基本,但在當下這個社會,可能要不厭其煩地重複述說。免費電視牌照是稀有的公共資源。幾年前,香港特區政府才以各種理由否決了香港電視的發牌申請。商業電視台拿著公共資源去做生意,因此也對社會的公共傳播有一定的義務。所以,商業電視台也是香港公共服務廣播系統(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system)的一部份。電視受眾既是消費者也是公民,電視台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在香港,傳統上這些責任部份被寫進牌照條款,包括要製作一定數量的新聞和時事節目,以及要撥出時段播放公共廣播機構香港電台的節目等。

幾年前,香港政府以各種理由否決了香港電視的發牌申請。(資料圖片)

無綫的聲明說,港台有了自己的頻道後

「再無需要,亦沒有理由繼續免費佔用商營電視台寶貴高收視時段。」

言下之意,就是:

「你阻住我做生意」

不過,一個社會的廣播政策,雖然不能完全不顧商業廣播的商業利益,但也沒有責任讓商業廣播「賺到盡」。

在互聯網和多頻道年代,商業免費電視台是否仍然必須播放公共廣播機構的節目,不是一個不能探究的題目。但要搞清楚基本問題是甚麼。問題是:在數碼時代,我們應如何重構公共服務廣播系統,才能更有效地達致公共服務廣播的目的,包括保障公民能夠在公共領域中得到重要的社會資訊、進行有水平的社會討論等。

如果香港電台得到充份的資源發展,假以時日,自家頻道有一定的收視,又或者節目通過網絡實際地接觸到廣大市民,那麼商業電視台播不播放港台節目,是有討論空間的。但在此之前,個人不認為現在跟過去有甚麼大分別。若公共廣播機構未能得到相應的資源發展,在艱苦經營自家頻道之餘,還因為有了頻道失了在商業頻道中的時段,那只是政府和商業媒體聯合起來將公共服務廣播邊緣化而已。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