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金奉珍】厭倦韓國大佬文化 來港冀憑實力公平對話

撰文:蘇子暘
出版:更新:

有人覺得外國波特別吃香,在傑志中堅金奉珍眼中,轉戰港超卻屬重獲新生。這名26歲的韓國後衛來港比賽已展示出色的攔截和速度,不過他身材不算高大,在過去的球隊都無法出任正中堅,最令人苦惱的是球隊有着「老大哥」的文化,年紀輕輕的小弟拒絕任人魚肉,最終決定外闖創出一片新天地。

在韓職不能踢中堅,轉戰港超反而令金奉珍尋回比賽的快樂。(倫星揚攝)
在韓國,我們不是以技術決定高低,而是以年紀來決定在場上的發言權。
金奉珍

小時練短跑 起初踢翼鋒

出生大城市首爾,金奉珍在求學時期和很多人一樣都是與足球為伴,每天踢足球都是單純的尋找快樂,起初他更不是足球隊:「起初小學老師見我跑得快,便找我練短跑,那時跑200米及跳高的校際賽是我的強項。」到了大約11歲時,他在校內足球比賽的表現吸引了球探,便希望他加入當地球會的青年軍。

以為父母會反對兒子在體壇上多線發展,想不到金奉珍的父母沒有擔心他畢業後當足球員會過着不穩定的生活,反而大力支持他追逐學業以外的知識。「當時父母聽從朋友指我有天份,在足球界上可以有一定成就。」不說不知,金奉珍年少時身材十分瘦削,有見及此父母亦支持他踢波以強身健體,經多年努力才練成渾身肌肉。

足球就像旅程,金奉珍在韓國碰上低谷,卻反而在港超出戰亞冠外,可算踏上一個高峰。(倫星揚攝)

18歲改踢中堅 自覺最佳位置

金奉珍在中學時代和同齡球員比不夠高及強壯,但因為跑得快,所以在球隊穩佔左翼鋒正選。不過年紀較長,金奉珍自覺速度的優勢跟其他成年球員差距愈來愈少,便主動向教練要求轉型,「18歲時,我認為當防守球員才是出路,因此我便主動要求青年軍教練讓我試踢中堅,效果不錯便一直踢下去」。自小練短跑及跳高,讓不是防守球員出身的金奉珍能以速度包回失位,即使面對體形高大的中鋒亦跳得比對方高,成功在第一點清走來球,加上多年在翼鋒位置訓練出良好的腳上功夫,轉型中堅反而讓金奉珍有更好發揮。

延伸閱讀:【港足日與夜】你從沒看過的本地波專題 香港球員的真實生活

出國踢波都是每個足球員的夢想,金奉珍每天在馬鞍山街市卻有個煩惱,便是「今晚食乜好」。(倫星揚攝)

感激傑志信任 意外踢亞冠

不過離開青年軍,金奉珍在一眾韓將中身材不算突出,只得1米8身高令他在教練心中不是中堅首選,無論是效力仁川聯及慶南FC,都被安排出任防中,令他有了外闖的諗頭。「如果要吸引外國球會試腳,你必須提供比賽精華,但我的比賽影片都是在踢防中,因此外國球會對我要求踢中堅都沒有理會,惟獨傑志沒有因此退卻,並邀請我試踢中堅,最終一拍即合。」更想不到的是,合約原只訂明他會踢港超聯賽,但金奉珍在中堅位置發揮出色令他入選為亞冠外名單,因而踏上效力韓職球隊時也曾去過的舞台。

(倫星揚攝)

不滿國內大哥擁特權 

「當然驚喜,我有想過以亞冠盃的表現證明自己,甚至將來可轉投泰國等聯賽,不過我應該不會回韓國比賽了。」韓職球隊最大問題是長尊幼卑的風氣十分盛行,這亦是金奉珍最不滿的地方:「在韓國,我們不是以技術決定高低,而是以年紀來決定在場上的發言權。」你未必因為年輕而要為老大哥洗衣服、打理裝備一切,卻會在場上抬不起頭做人。「想上場便要鞠躬、低頭打招呼,甚至強逼你做一些事,當你是隨從一樣。對我來說3年韓職經驗充滿了不愉快的回憶,明明足球就是以技術決定一切,何以某人會有特權?」

金奉珍指香港的韓國菜不夠地道,情願自己在街市自己挑選食材煮飯。(倫星揚攝)

現在來到香港,金奉珍的英文雖然不太流利,家住馬鞍山的他除了和來港後收養的狗狗「Candy」相伴,閒時便和香港的網上韓國團體交談。每天收操後更會當「煮家男」,於馬鞍山街市買餸煮飯:「在香港生活很好,我又踢得開心,隊友又尊重我,只是出外食飯太貴,那些韓國餐廳又不夠辣,我便自己下廚。」自由自在的生活,反而讓金奉珍活出另一片天地。

有時離開並非對不公義的妥協,而是要以行動證明自己可以活得更好。

金奉珍最愛豬肉及魚,不過他卻抱怨香港物價太貴。(倫星揚攝)
除了練波,金奉珍每周兩天都會上英語班。(倫星揚攝)
看到金奉珍的手機解鎖十分複雜,他居然主動教記者自己的密碼。(倫星揚攝)
金奉珍在香港朋友不多,英文亦不好,身旁在網上認識的同胞Jay便充當翻譯員。(倫星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