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法國垃圾税每戶年繳數千元? 居法港人:按重收費奏效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法國政府自2012年起對生活垃圾處理費用徵收「垃圾稅」,包含在地產稅內同時收繳,當中的8%上交國家,其餘留給市政府,故具體費率可由地方自行設定。據法國環境和能源管理局2021年的數據顯示,全國有逾200個市鎮實施有關制度,可減少41%的殘餘家居廢物,並增加30%的包裝和紙張收集量。

自小於香港學習垃圾回數和分類的知識,居法港人Youtuber Maddi最近向《香港01》分享對當地垃圾徵費、分類回收的實踐經驗和個人看法。

此為《垃圾徵費,外國如何做?》系列之二

Maddi在法國定居多年,最初是生活在東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近年搬到首都巴黎;她曾住過公寓大廈及獨立屋,因此對不同住宅類型的垃圾徵費和回收也有一定的認識。她向記者表示:「法國的垃圾處理情況,不同的城市而有所不同,而每個城市的市鎮(commune),鎮政府都有自己的規則。大同小異的是每家每戶都要做好垃圾分類。」

當地垃圾分類大致上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以巴黎為例,每個別墅、獨立屋都會獲政府派發三個大型垃圾箱,分別為黃色(回收垃圾如紙皮、塑膠、金屬等)、啡色或綠色(非回收垃圾包括廚餘),還有一個白色細垃圾桶放玻璃;斯特拉斯堡的做法相似,但玻璃則要親自拿去鎮內專門的回收站,沒有專門的垃圾桶。

雖然我在香港時仍未有垃圾徵費,但學校也有教垃圾回收和分類,當時學到的分類重要性在搬來法國後終能實踐出來,反而有一種參與感。
居法港人Maddi

丟傢俬和大型垃圾要上網預約

不屬於上述的垃圾也不可隨意丟掉,例如電燈炮,需要拿去當地「五金舖」的地方回收;藥品要拿去藥房回收,還有傢俬、床褥等大型垃圾,則需要事先上鎮政府網站申請,預約工人於特定時段來回收,成功申請後會收到一個代碼(code),再把它貼在需要丟掉的物品上,在相關指定的時段放在家門外等待回收。此外,植物、泥土等亦不能隨意棄掉,需要拿到指定地方棄置。

垃圾徵費|日本推行數十載已成模範生 沖繩港人家庭分享成功要訣

亂投回收箱 會被清潔工人「原箱拒收」

假若將不能棄置的物品放入上述3個垃圾桶,清潔工人會在該垃圾桶貼紙說不回收,留待下星期再收,若果不斷重覆犯錯,有機會遭到罰款。

日常處理垃圾時,Maddi都會先想清楚該垃圾可以如何掉,她說:「以我現居的地方為例,每個房間均有一個垃圾桶,廚房則有兩個,但凡房內的垃圾桶裝滿都會拿去廚房的兩個垃圾桶分類,之後再拿到放在車房的兩個政府垃圾桶再分類。」當地周一收不可回收垃圾、周三收可回收垃圾和玻璃樽,她會在前一晚將政府垃圾桶推出街上的指定位置等待回收,早已習已為常。

她補充,這個日常處理垃圾的流程雖然相對簡單,但卻也令她形成一個良好意識,「包括棄掉垃圾也好、出街也好,因法國街上的垃圾桶也是有分類。而且,在斯特拉斯堡,由於掉垃圾按重收費,我們會想清楚每件垃圾是否可以回收,盡量減少掉垃圾以減輕支出。」

由於Maddi的垃圾稅已包含在租金內的水電等雜費內,難以確定實際繳付的金額,但以其現居斯特拉斯堡的父母為例,他們一年花在垃圾稅的費用約為270歐元(約2,291港元)。

法國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爲保護環境、促進資源回收打下良好且堅實的基礎。早於1975年,當地就頒佈了有關廢物管理的首部法律框架。半個世紀以來,隨着法律的細化和政府不遺餘力宣傳,垃圾分類制度早已在法國深入人心。

法國的垃圾分類和回收已深入民心,即使街上的垃圾桶也是分類的。(Getty)

按量收費 助減少廢物

而在垃圾分類制度方面,法國各級政府和企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舉例,巴黎等一些城市均有專門負責環保和節約的副市長一職,他們主要負責經常舉辦宣傳和演示推介活動,還有不斷制定相關的鼓勵措施。自1992年法國正式推行垃圾分類制度以來,逾5,000間企業投入約70億歐元(約594億港元),支持全國的垃圾分類和回收工作。

至於近年才推行的垃圾稅,據法國稅務部門的數據則顯示,2020年垃圾處理稅收達71.37億歐元(約605億港元),較2019年增長1.8%。近年,當局開始對垃圾稅作出調整,在部份城市引入家庭垃圾稅的「激勵定價」,鼓勵住戶少扔垃圾。這一政策將「垃圾稅」分為「固定費用」和「可變費用」,按每戶丟棄的垃圾量(如體積、重量或收集次數等)計算的。「可變費用」的佔比每年會經協商確定,由10%至45%不等。因此,垃圾越少,所繳費用就越少。

其中,東部城市貝桑松(Besançon)於2008年引入了這一收費標準,並自2012年開始全市推廣。法國環境和能源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至2018年間,當地的殘餘垃圾減少了35%,同時可回收垃圾收集量增加了11%,玻璃增加了6%,可見相關措施的成效不錯。不過,由於「激勵定價」涉及更多的人力(如需人手評估每戶垃圾量)和財力支持,故在全國推廣上仍有一定難度。

每年聖誕節,法國人都會購買大量真的聖誕樹,其衍生的垃圾量也是十分龐大,當局近年針對這種浪費推出回收重用的計劃。(Getty)

驚訝連聖誕樹也回收 製成除草劑

從香港來到法國之初,Maddi表示由於垃圾處理只是移居當地眾多新事物的一小部份,算不上是一個大挑戰,坦言「感到新鮮多於不適應」。而且,由於法國人在垃圾分類的意識十分強,故有不清楚明白的地方,可能詢問一下鄰居、房東,他們也會有意識地教導她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和回收的工作。她說:「雖然我在香港時未有垃圾徵費,但學校也有教垃圾回收和分類,當時學到的垃圾分類重要性在搬來法國後終能實踐出來,反而有一種參與感。」

由香港移民法國未感不適應,反而是從斯特拉斯堡搬到巴黎才出現,她解釋:「由於兩地的相關政策不同,我初時很常要前往市政府網站詢問當地的垃圾徵費和回收詳情,需要再教育自己一下。」

對Maddi來說,即使經過多年也讓她有點驚訝的是,法國人垃圾處理和回收方面的「極致」。她舉例說:「每逢聖誕節,法國人都很喜歡買真的聖誕樹(即松樹),但他們用完棄掉的數目很大。因此,政府最近推出了一個計劃,由於松樹酸性很高,不適合作肥料,當局特別安排了專門的機器來處理這些樹木,將其變成除草劑,因是酸性,可以讓政府用來除草。」

閱讀專題報道:垃圾徵費|日本推行數十載已成模範生 沖繩港人家庭分享成功要訣

廚餘問題是法國人目前主要關於垃圾徵費、分類回收的難題,Maddi希望當局可以每周收兩次,減少難聞氣味。(網上圖片)

廚餘是一大煩惱 政府擬向每戶派處理裝置

另一方面,多年來也有讓她叫苦和煩惱的事。她指:「廚餘是最困擾我們的一件事,記得我由公寓大廈搬到別墅之初,我好震驚他們仍是每周收一次,因我們有花園,我很怕會有老鼠和曱甴。而且,這些垃圾會留在我們的車房一個星期時間,很容易造成難聞臭味、蛇蟲鼠蟻的問題。」

她希望當局日後可以增加回收垃圾的頻率,如每周兩次可能更好。她補充,法國政府已擬向每戶派發廚餘處理裝置,惟未有具體時間表,現時她們只好在每次政府隊伍來回收後,自行會用水沖洗一下垃圾桶以保持乾淨。她還知道有些人會買冷藏雪櫃來將廚餘藏起來,防止發臭和蚊蟲滋生等。

(香港)由「環保有着數、有優惠」變成要收費買膠袋,這轉變可能一時間令人一時間難以接受,因此可能需要將適應時間線再拉長一些更好。
居法港人Maddi
法國成功的關鍵或許在於教育,因垃圾分類和回收更多是關乎社會風氣、潛移默化的問題?(Getty)

由學校飯堂做起:托盤上也要做分類

縱然法國垃圾徵費和回收流程未必盡如人意,但Maddi仍認為相關政策是很成功的。她表示:「定義有關計劃是否成功,在於定義大家對於這方面是否投入,感覺自己在垃圾回收分類上具有一個責任,我認為法國人在這方面很有責任心,如很常見在街上他們拿回收的玻璃樽到指定地方去掉而非隨處丟掉。」

她認為,這方面並非與人的質素有關,因她覺得香港人在這方面更勝一籌,她續說:「我認為更關鍵在於教育,因這更多是社會風氣、潛移默化的問題。」她又指,法國很早就提倡垃圾分類的意識,包括在學校上課時已經有充份教育相關知識,因此當地人的垃圾分類和環保意識相當強,不會嫌麻煩而隨意棄掉。

法國的學校除了教授垃圾分類和回收的知識外,也教導學生在學校內做好有關的分類工作。Maddi以在學校的飯堂為例指:「我們要將自己托盤上的垃圾和廚餘先分開掉,再將碗碟放回收集處讓工友清潔。」她認為,這種種的行為在潛移默化的將垃圾分類和回收灌輸給下一代,使他們意識都很強。

Maddi認為,香港政府可針對社會風氣作一些宣傳工作,讓社會的整體意識再加強一些,之後再推出相關措施較易令人接受。(受訪者提供)

另一個關鍵因素,她認為「可回收垃圾不收費、非回收垃圾按重收費」的確可以推動人們做得更環保,從而更傾向支持垃圾徵費和回收的計劃。這些也是她覺得法國做得不錯的地方。

香港衰在「轉變太大、來得太快」?

Maddi也聽聞香港快將落實垃圾徵費的措施,了解這個政策在香港出現不少爭議。她說:「我認為香港社會現時感到有點接受不到主要是一切發生得太快,而不像法國已有悠久歷史。」她指出,許多新興想要推行垃圾徵費和回收的地方,多有一種「因政策而去推行環保」的心態,讓大眾覺得「做環保有着數、有錢賺」,她認為這僅能帶來短期的效果,長遠則不行。

她認為這多少解釋了香港的現狀,她解釋:「由『環保有着數、有優惠』忽然變成要收費買膠袋,這個轉變可能一時間令人一時間難以接受,因此可能需要將適應的時間線再拉長一些會更好。」她表示,當局可以針對社會風氣作一些宣傳工作,讓本港社會的整體意識再加強一些,之後再推出相關措施較易令人接受。

閱讀《垃圾徵費,外國如何做?》系列

垃圾徵費|日本推行數十載已成模範生 沖繩港人家庭分享成功要訣

垃圾徵費|人均垃圾量仍冠全球 美國一個世紀經驗卻證實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