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續軍援以色列掀國內外爭議 專家談法律與道義後果

撰文:官祿倡 成依華
出版:更新:

美國國會正式通過援助法案,包括向以色列提供143億美元(約1,120億港元)軍事和經濟援助,隨即引發爭議。據阿拉伯媒體4月23日引述學者指,雖然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等民主黨人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不滿,但仍願意堅定地支持以色列,也有專家質疑繼續軍援是否違反國際法。

儘管以巴衝突持續且加沙的人道危機愈演愈烈,但美國仍繼續軍援以色列,阿拉伯媒體半島電視台4月23日引述美國外交政策專家拉德主張,此舉會產生法律和道德後果,因不僅是國際法要求停止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與資助,他又質疑此舉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

以巴衝突:2024年4月6日,加沙南部拉法(Rafah)大批流離失所的平民棲身帳篷。 (Reuters)

華盛頓海灣阿拉伯國家研究所(Arab Gulf States Institute in Washington)高級常駐學者伊比什(Hussein Ibish)則認為,在國際法中買賣武器的情況極普遍,以至於對美國而言,它不會成為任何具有國際法律價值的問題,但在道義上則是大問題,因美國對加沙戰爭整體策略的優先事項本應是遏制衝突。

美國為何反對聲中援助以色列

伊比什認為,美國會中進步派的民主黨左翼力量並未能將反對軍援以國的勢頭轉化為國會權力,民主黨雖然「鄙視」以色列總理,但仍願堅定地支持以色列,希望以國建立更傾向於自由派的政府。

拉德也認為拜登正面臨愈來愈大的內部壓力,這促使他不得不公開批評以色列,惟拜登的行動說明他完全無視國際與國內呼籲停火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