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黑歷史」 欲自殺青年獲師奶喝停 藉戲劇演出放低心魔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我好似一個核彈,周邊唔會有人夠膽坐我隔籬。一張紙,一枝筆,就係我嘅朋友。」24歲的邱旻浩(Anson)笑中帶苦地憶述他中學的黑暗歲月。中小學的時光,Anson因為是肥仔,而成為同學「眼中釘」,經常被戲弄、被侮辱、被孤立。內心積聚種種負面情緒,曾擬在高樓一躍而下結束生命,幸戲劇性地被途經的一名師奶大喝阻止,以激將法說話,將他由自殺邊緣拉回。
一時衝動,非理智選擇,但背後種種鬱結,大人或未必明白。他於本周參演有關學童自殺的話劇,期望觀眾可以藉此聽聽少年心。

Anson指,中小學的校園生活可謂「黑歷史」,令他一度想做傻事。(盧翊銘攝)

青蔥校園歲月,別人的回憶是歡樂,Anson的回憶卻是黑暗。小一時父母離異,母親為生計忙於工作,只好將他寄人籬下。或受背景影響,他自言自小情緒大、脾氣差,加上身型肥胖,故不受同學歡迎,小學已嘗過多次的語言欺凌,「由細到大都覺得無被愛,甚至笑都係唔應該。」

我好似一個核彈,周邊唔會有人夠膽坐我隔籬。
Anson

被同學孤立 無人會坐他身旁做鄰居

升上中學後,情況依然:被戲弄、被侮辱、被孤立。他聽過不少難聽的說話,例如直斥他是「死肥乜」,試過因為頭髮兩側剷青,同學故意嘲笑,兼詆譭其母親,「M巾頭,啱啦,佢老母M到可以坐上去」,刺中脆弱要害,至今仍忘不了。他曾向老師訴說,但也愛莫能助,「語言暴力又唔係犯罪。你叫佢收口,唔通攞支針嚟縫住佢把口? 」

有一年得罪班內的核心人物,甚至完全被同學排擠,「我好似一個核彈,周邊唔會有人夠膽坐我隔籬。」那些年,尚有幾位知心友在別班,但很多時候,在班房內只能與紙筆為伴,寫歌詞,解懋悶。但同學的敵視,令他自我形象低落,「原來我係咁黑人憎,覺得自己好負面,怪責自己係咁。」

受訪的Anson經常關懷大笑,亦甚有表演慾,但原來小時候不懂得笑。(盧翊銘攝)

企跳時被師奶喝斥 走離自殺邊緣

Anson當時與母親關係繃緊,甚少向其傾訴心事,「我阿媽會覺得我做咩都唔啱,我係小朋友要聽晒佢講,我啱都唔會聽我講。」陷入情緒低谷,中五時他試過自殺,走上公屋26樓的後樓梯,欲一躍而下,跨出欄杆之際,剛好有位師奶經過,大聲喝斥。Anson生鬼地拉高聲線,複述師奶激將法勸解,「做咩呀𡃁仔,睇風景呀,你唔係跳樓呀?你跳呀,死咗全世界都會好開心架啦!」

當時一言驚醒,將他由自殺邊緣拉回來。「個吓諗如果我死咗,就真係好唔抵!」

做咩呀𡃁仔,睇風景呀,你唔係跳樓呀?你跳呀,死咗全世界都會好開心架啦!
Anson複述在企圖自殺時,一位路經師奶憑這幾句說話把他拉回來
兩人訪問期間猶如兩兄妹,Anson(右)笑稱:「我哋又肥又靚!」張欣怡(左)也跟着笑。(盧翊銘攝)

如今24歲的他,中學畢業後,任職侍應,4年前起業餘玩話劇,找到人生興趣,亦釋放自己情緒,終於懂得笑的權利。今年他再度參演由生命熱線、斐劇場及影話戲製作的生命教育劇場《誰又缺席了?》第二次公演,內容穿插多個年輕人的故事,其故事雖未有放上舞台,但遭受言語暴力的心聲,亦融入其中。他期望觀眾能藉話劇聽聽少年心,「究竟咩嘢係迫到佢哋自殺,用最直接方法話畀你知。」

只想觀眾睇完會有一種感受,唔洗明晒,都無咩可能明晒。
開心果張欣怡
「開心果」在戲中角色受到網絡欺侮,需要演繹當中的壓力與憤怒。(盧翊銘攝)

表白情書被公開朗讀

另一位劇中的演員、人稱「開心果」的張欣怡,亦與Anson有相類似的經歷。「開心果」非全然開心,父母中學離異,初中時曾患抑鬱,亦一度輟學過。17歲的她中一時情竇初開,大膽向男生寫信表白。一班同學公開閱讀情書,換來被老師責罰,故遷怒欣怡,在班房內外杯葛她,「經過走廊會彈開。」

她自言性格直率及敏感,內心自卑,同學間帶刺的說話令她容易受傷,「講咩我都會接受晒」。她曾向老師投訴,但對方卻說要拿出證據,「好奇怪,同老師講完同無講無分別。」與母親「火星撞地球」的關係,縱使深愛母親,亦有口難言,亦怕對方關心。朋輩、家庭關係緊張,自殺的念頭,不時萌生,幸總會臨危勒馬。

經歷過成長低谷,「開心果」現已康復,她以學生身份參演這一套話劇,期望觀眾體會年青人的處境,「只想他們有一種感受,唔洗明晒,都無咩可能明晒。」

大人好多時都會用一種高姿態去睇年輕人嘅想法,而佢哋係唔知道。
羅靜雯
「影話戲」藝術總監羅靜雯表示,希望成年人看畢話劇,重視眼中所謂的小問題。(盧翊銘攝)

導演:忌諱自殺議題 無助解決學童輕生問題

負責執導的「影話戲」藝術總監羅靜雯表示,話劇自去年公演,劇本以學童自殺為主題,非全屬真人真事,但心聲由台前幕後年輕演員書寫,再由編劇整理,呈現七個學生、家長及教師的故事。她指,話劇以環境劇場方式表達,即演員會穿梭場內不同地點演出,不會固定於一個舞台。

她坦言,接到戲劇項目時曾有掙扎,擔心討論過多自殺話題,會有漣漪效應,但她指新西蘭青年自殺率更高,政府曾以此為由,20年來封閉消息討論,最終卻發現無助解決事情。

她認為有必要藉話劇,讓年輕人發聲,讓大人重視眼中所謂的小問題,「大人好多時都會用一種高姿態去睇年輕人嘅想法,而佢哋係唔知道。」她認為,大人句句一面倒正面思想,反令年輕人不感被理解,「話要珍惜生命,自殺解決唔到問題,要take it easy等,但其實係唔easy。你不如聽啦。」

Anson(左)、導演羅靜雯(中)與「開心果」張欣怡三人,訪問期間有講有笑,他們期望藉著話劇,令大人可以傾聽年輕人的心聲。(盧翊銘攝)

「生命教育劇場」——《誰又缺席了?》
日期:2018年5月25 - 27日
地點:天比高黑盒劇場 (天水圍天恒邨停車場5B)
主辦機構: 生命熱線的賽馬會「愛生命」計劃、斐劇場、影話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