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男「演員上身」着西裝扮公安 持假證扮港警 5案呃400萬被捕

撰文:羅日昇 左朗星
出版:更新:

假冒官員騙案與日俱增,於今年首季更錄得上升趨勢,當中涉及損失金額更高達3.8倍。警方就相關案件展開調查,最後成功鎖定一名假冒官員詐騙集團的男骨幹成員,涉嫌與4月所發生的5宗假冒官員騙案有關,當中涉及金額高達400萬元。被捕男骨幹成員更一人分飾多角,假扮內地公安特務警察及香港警察騙取巨額保證金。警方今(23日)早採取行動,成功拘捕該名25歲男骨幹成員,他現在被扣留調查。警員在其住所中檢獲假扮特務警察時所穿的西裝領呔、偽造警察委任證及製造行騙道具的工具。

警方檢獲一批證物,包括公安徽章、金管局和公安印章等。(羅日昇攝)

新界南總區刑事總督察庾博瀚交代案情表示,警方經情報分析及深入調查後,成功鎖定一名詐騙集團的男骨幹成員,他涉嫌與4月所發生的5宗假冒官員騙案有關,當中涉及金額高達400萬元,受害人均為香港市民,當中包括學生、家庭主婦、售貨員及文員。庾博瀚續指,案件中受害人先後接獲假冒內地公安的電話,指控他們較早前涉及內地洗黑案及其他刑事犯罪活動。

騙徒亦會稱由於案件涉及香港的執法人員及銀行職員,會以案件保密、影響辦案為由,警告受害人切勿向任何人透露案情,一旦透露,便會立刻作出拘捕及凍結他們的資產,目的是為斷絕受害人與外界的接觸,包括家人、朋友及警方等。庾博瀚續稱,當騙徒獲得受害人信任時,便會相約會面,過程中會要求受害人簽署一些印有中國內地公安及香港金管局蓋印的偽造保密協定,列明受害人若透露案情便馬上被捕。其後,騙徒會要求受害人以現金或轉帳形式,交付巨額的保證金以證明自身清白,並承諾之後會歸還保證金,但當騙徒收到保證金時便馬上逃之夭夭。

庾博瀚續稱,其中被警方鎖定的男骨幹成員,最主要的職責是與受害人接洽會面,他更加一人分飾多角,穿上西裝、戴上印有中國公安徽章的領呔,假扮為內地的特務警察與受害人簽署偽造保密協定;該男子亦曾經向受害人出示一張偽造的香港警察委任證,假扮香港警察收取保證金。

警方於今早採取行動,在葵涌區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一名25歲姓李男骨幹成員;庾博瀚表示,行動中,人員在其住所檢獲假冒特務警察時所穿的衣著,包括西裝及領呔、一張寫有「警察輔助人員」的偽造香港警察委任證、內地公安的徽章、公安和金管局的蓋印、打印機、過膠機等。

+3

防止罪案辦公室高級督察李金鵬表示,電話騙案持續猖獗,而騙徒手法更層出不窮,當中假冒官員騙案無論是嚴重性及廣泛性都值得市民關注。李金鵬稱單單在本年頭3個月,警方已經錄474宗電話騙案,當中168宗為假冒官員騙案,損失金額更達7.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3倍。警方呼籲市民,如果收到自稱是某執法部門或內地公安的電話,要立即提高警覺,如對方自稱為內地官員可以即時「收線」,因為內地執法部不會直接聯絡香港市民提供協助,不會要求市民提供銀行資料,更不會向索取金錢。

警方重申,根據《盜竊罪條例》,盜竊罪以及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都是嚴重罪行,一經定罪,可處監禁10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新界南總區刑事總督察庾博瀚(左)、 防止罪案辦公室高級督察李金鵬交代案情(右)。(羅日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