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稱港4月出口按年升11.9% 輸往內地貨值增逾21%

撰文:張偉倫
出版:更新:

政府統計處今日(27日)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今年4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11.9%和3.7%。

繼今年3月份錄得4.7%的按年升幅後,4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787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11.9%。同時,繼3月份錄得5.3%的按年升幅後,4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3,889億元,較23年同月上升3.7%。今年4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102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2.6%。

今年4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上升15.7%。此地區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馬來西亞(升38.4%)、泰國(升33.2%)、越南(升22.1%)、中國內地(內地)(升21.3%)和菲律賓(升16.3%)。另一方面,輸往印度(跌28.5%)和日本(跌13.5%)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出口至亞洲升近16%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美國(升17.1%)。另一方面,輸往荷蘭(跌24.3%)和德國(跌21.5%)的整體出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同期,來自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升幅,尤其是越南(升48.8%)、韓國(升47.9%)、新加坡(升45.1%)、馬來西亞(升11.9%)和內地(升5.7%)。另一方面,來自台灣(跌19.6%)和美國(跌12.2%)的進口貨值則錄得跌幅。

4月24日,香港曾傲踞世界第一港口,近來卻有「英雄遲暮」之歎,新近跌出全球十大吞吐量港口。不但9號北貨櫃碼頭出現大片「吉地」,且更進一步蔓延至2號碼頭。而部分碼頭的貨櫃堆叠量,亦十年前腰斬一半,只餘約3至4層。(梁鵬威攝)

4月出口至歐盟下跌

今年首4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期上升11.9%。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6.9%。今年首4個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939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6.1%。

政府發言人表示,今年4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顯著增長。輸往內地及美國的出口明顯上升,輸往歐盟的出口則下跌。輸往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表現參差。

展望未來,若外部需求繼續維持,香港的出口表現應會進一步改善,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偏緊的金融狀況維持更久會帶來不確定性。政府會密切留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