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莉歐莎專訪︱佐治米勒睇中安雅剛強果敢接棒:直覺聯想到查理絲

撰文:莫匡堯
出版:更新:

荷里活後末日動作電影《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Furiosa:A Mad Max Saga),由佐治米勒(George Miller)執導,安雅泰萊采兒(Anya Taylor-Joy)及「雷神」基斯咸士禾夫(Chris Hemsworth)兩大男女神主演,延續Mad Max電影系列並為《末日先鋒:戰甲飛車》(Mad Max: Fury Road)鐵血英雌芙莉歐莎立傳。早前,導演佐治米勒就新作接受《香港01》專訪,分享製作過程與幕後秘聞。

佐治米勒就新作《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接受《香港01》專訪。(專訪相片)

佐治米勒為開創Mad Max系列的導演,45年前與米路吉遜(Mel Gibson)合作拍攝三部曲,30年後拍攝上部《末日先鋒:戰甲飛車》(下稱《戰甲飛車》),而《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下稱《芙莉歐莎》)則在前作九年後推出。佐治米勒回想近半世紀的創作旅程,坦言:「當我三四十年前拍攝《霹靂神探怒掃飛車黨》(Mad Max)時,從來沒有想過拍攝延續篇,最終卻製作出《戰甲飛車》,當時我與編劇用三日兩夜的時間,重構荒原的世界與邏輯,並分別為Max及Furiosa創作角色背景。」

佐治米勒為開創Mad Max系列的導演,45年前與米路吉遜(Mel Gibson)合作拍攝三部曲。(《末日戰士》電影劇照)

《Mad Max》元祖三部曲於六年內先後上映,佐治米勒兩部前傳作,卻已相隔九年,他笑言:「當《戰甲飛車》完成後,觀眾重新理解劇情荒原世界、並從故事中有所得着,所以理所當然地製作《芙莉歐莎》的故事,當然事隔九年才有續集,並非原定計劃之內,但觀眾可以見到劇情完美接駁到《戰甲飛車》的故事線之中。」相信在串流盛行的年代,觀眾不難重溫,並連繫兩部作品的劇情關係。

《芙莉歐莎》與前作《戰甲飛車》相隔九年才上映。(《末日先鋒:戰甲飛車》電影劇照)
佐治米勒保證觀眾能夠將《芙莉歐莎》的劇情完美接駁到《戰甲飛車》之中。(《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電影劇照)

奧斯卡影后查理絲花朗(Charlize Theron)於《戰甲飛車》為鐵血英雌芙莉歐莎一角奠定基礎,佐治米勒則挑選安雅「接棒」角色,導演亦分享到眼中兩位女主角的共通點:「兩位演員均為非常剛強的女性,同時具有果敢、修養的演員,有趣地兩位都從小接受專業芭蕾舞訓練,讓他們擁有一樣的體格與技巧。同時他們在性情上均有一定的陽剛特質,於是角色體現兇猛與鋤強扶弱的面貌。安雅跟我碰面時,便讓我直覺地聯想到查理絲,其他推薦安雅的導演亦表示她擁有所有演員需要的特質。」

佐治米勒眼中,查理絲花朗與安雅泰萊采兒擁有相同的特質。(《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電影劇照)
安雅泰萊采兒於《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飾演繹芙莉歐莎的年輕版本。(《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電影劇照)

佐治米勒九年前的《戰甲飛車》為一部節奏刺激得令觀眾透不過氣的電影,論到新作的敘事技巧,導演表示:「攝影是一種語言,鏡頭則是敘事工具,好像演奏交響樂,會用特定的樂器詮釋特定段落。《芙莉歐莎》橫跨超過18年的劇情故事,與前作有不同的節奏。」他續指:「戰甲飛車》上半場是追逐戰、下半場緊接競賽,全程充滿動感。《芙莉歐莎》個別橋段具有相同的風格,亦重用到不少鏡頭、節奏及技巧,甚至音樂!」導演更具體舉例指出:「《戰甲飛車》的鏡頭平均長度為兩秒加九格,有時真的非常非常短促。新作個別鏡頭運用到這種節奏,但這部作品其他橋段,則較為悠長。」

《芙莉歐莎》裡重用到不少前作的鏡頭、技巧甚至音樂,但導演直言節奏上略有不同。(《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電影劇照)
佐治米勒透露原來《戰甲飛車》鏡頭平均長度僅有兩秒加九格!(《末日先鋒:戰甲飛車》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