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迎霧霾 帶來疑問和思考

撰文:何亦文
出版:更新:

重霧霾再次光顧北京,原北京市長、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的王安順可以在他位於朝陽門內大街225號的辦公室,以輕鬆心情眺望窗外北京陰沉的天氣,或與這家智囊機構的學者們就此做「學術性」探討。

昨晚北京市氣象台發出霾橙色預警信號。圖為上月遊客戴著口罩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參觀遊覽。(新華社)

昨晚北京市氣象台發出霾橙色預警信號,本月17至19日連續三天中度至重度霧霾天氣,政府建議學校學生停止戶外活動。如果王安順今天仍然在北京市長的位置上,人們會繼續想到他2014年捶胸頓足式的承諾:到2017年還治不好霧霾,「提頭來見」。一年後空氣重污染的紅色霧霾警報兩次啟動,這位「發誓」市長卻說那只是個玩笑。不過之後每逢霧霾降臨,人們都會想起這位隨時要掉腦袋的市長。

王安順當年的豪言壯語是有根據的,根據是2013年國務院公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17年,北京市細顆粒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三年過後,國家環保部於今年7月宣佈,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及直轄市等74個城市中,北京PM2.5濃度同比上升11.3%,再次進入被監測城市空氣質量「最差10名」之列。

必須承認,近年中央、北京市治理霧霾不遺餘力,也有效果,但是總覺得後面仍有諸多疑問或是「秘密」,例如霧霾的真正成因,究竟汽車、煤炭、烹飪、工業、周邊環境,誰為「主犯」?

關於燃煤,近年北京正進行大張旗鼓的改造;重污染工廠被遷移;路邊燒烤被列入禁止範圍;汽車限號行駛、控制買車,距單雙號行駛只有一步之遙。幾年前中國汽油的質量引起爭論,那家負責燃油加工的央企負責人承認質量的確與歐美存在差距,但是如果實現同一標準,中國百姓和那家公司都承受不起。

更離奇地是,幾年前北京環境誘發學會宣佈,北京冬季空氣中細懸浮微粒,比較重金屬含量,如鉛、砷、镉等(毒性物質)大幅下降,結論是北京治理霧霾措施已經見效。

限制鋼鐵、水泥、玻璃產業的產能的確有利於霧霾治理,不過,政府可以用嚴厲的行政手段壓縮產能、控制污染物排放(據說國家環保部可以24小時內監控大型國企的排放),但是對星羅棋佈的私營企業就無可奈何,白天生產、夜晚有之,遮擋政府監控設備也有之,不久前披露的西安市環保局官員用棉紗堵住空氣採集器,用「口罩」過濾部分PM2.5等顆粒物,都是地方、民企用盡手段對付中央的「茅招」。

中央政府出動一批又一批巡視組、督察組,展開自上由下地監管視察,最終效果可能只是一個「有效瞬間」。隨着鋼鐵價格回升,中小企業以「污染換利潤」的動力會更加強大。

對短期內根治霧霾持悲觀態度的原因除了治理手段,更重要的「中國夢」雄心勃勃,2020年較2010經濟翻一番、2049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與此同時,中國在巴黎氣候協議中承諾,到2030年碳排放量達到頂峰後開始逐年下降,讓每單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2005年減少六成。按此推算,距北京根治霧霾的目標甚遠。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