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仁:學好中文 廣東話更勝普通話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學好中文不在於普教中,而在於背誦及理解文言文……以文言文入手的情形看,廣東話學中文更勝一籌。
懷仁
前財政司長梁錦松在教育講座中建議用普通話教中文,引起一輪教學語言的爭議。

如何學好中文,不少人有意見。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支持普教中,聲稱可以改善中文寫作能力。

 

教育局的網頁在2014年也表示:「仍未有確實證據,證明以普通話學習中國語文的學生的一般中文能力會有所改善。其中兩項研究發現,以普通話學習的學生的中文能力,與以廣東話學習的學生並無分別,甚或表現更差。」縱使教育局後來從網頁刪除該段落,但已點出,學好中文不在於使用普通話教學。

 

以筆者的經驗,學好中文不在於普教中,而在於背誦及理解文言文。中文貴在精煉優雅,例如唐詩宋詞,將一個意念、影像濃縮為幾十字,可謂中文的精華所在。

 

內地中文 架床疊屋

 

相比之下,內地的中文句式往往架床疊屋,不必要的歐化句及被動句式亦常見。

習近平江西之旅並不只是展示親民形象...…(新華社)

就以新華社《習近平春節前夕赴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幹部群眾》一文為例,標題中「看望」兩字實屬多餘,因為「慰問」雖然可以透過書信或其他形式,未能表達「到當地探望」的意思,但前面「赴江西」已作補充,「赴江西慰問」五字已能表達「看望」,這是架床疊屋。接著「廣大幹部群眾」一詞,「群眾」已是複數,「幹部」可指職位、個人或群體,省略為「幹部群眾」已足以代表大眾,「廣大」兩字實不必要。至於內文寫到:「對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各項工作給予肯定」,是被動語句,可改為「肯定江西經濟……和各項工作」,簡化語文結構。

 

內地的中文用詞普遍粗暴有餘、優雅欠奉,因為他們使用不少戰鬥用語。內文寫到:「要積極支持老區脫貧攻堅」就是一例,直接刪去「積極」和「攻堅」,根本不影響文句意思。有留意原地鐵線「緊握扶手」和東鐵線「抓緊扶手」的分別嗎?大概只有動物才會「抓緊」一樣東西,人類是「把握」、「掌握」,這就是粗野與優雅的分別。「抓」是內地常用字,「抓緊機遇」、「一把抓」用人類用語「把握機遇」已可。這是粗暴與典雅的又一例子。

 

內文其他多餘字眼包括「聽取江西有關工作匯報」的「有關」,此外亦不能不提內地新聞常見的「實施強姦」與「實施制裁」的「實施」,即使刪去也不礙文句通順。

背誦詩詞 學好中文第一步

 

學好中文要從文言文入手,對家長或學生來說,可能引起背誦過多的擔憂。其實適量背誦是必要的,特別是學習詩詞,背誦是「灌墨水」,有助作文精煉優雅。而且在背誦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能理解如何運用優美的中文。

 

至於過份背誦的問題,只要課程並不強制背誦,則影響應不太大。詩詞有助學生了解中文之美,這是一個啟發過程,學生感興趣則自然會深入研究,主動閱讀、背誦更多文言文。而對中文興趣缺缺的學生,至少亦已打好基礎,作為日常寫作溝通之用。因此掌握基礎中文之後,背誦的比例可以減低,甚至不必再背課文。

 

背誦只是「灌墨水」,但要靈活運用,學生要理解文言文。這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可以從家教入手。筆者入學前,長輩已逐句教導《三字經》;上幼稚園後,又買來附有卡式帶的插畫唐詩讀本,一句一句學習,詩詞自然朗朗上口,過程亦不痛苦。不得不提一套幾十年來幫助無數學生學習先秦文學的漫畫——蔡志忠先生的漫畫先秦諸子系列,書中將先秦文學一個一個場景畫出來,再加上解釋,是中小學生學習的好讀本。

 

學習古文 廣東話更勝一籌

 

回到爭議核心,廣東話和普通話,使用哪一種較能學好中文?就上述以文言文入手的情形,用廣東話學中文更勝一籌。

以唐詩為例,普通話只有四聲,沒有入聲,亦有不少平聲字讀成上聲,讀唐詩會音韻不順。反而廣東話保留古音中的入聲、一字多音等特徵,不但能貼近平仄,教授得當更能增添學習趣味。例如杜牧《山行》一詩,以廣東話與普通話記下平仄,便會發現以廣東話朗讀全合平仄,而普通話中個別字眼則不合。

 

此外,廣東話仍留下古文用語的痕跡,有助學習。白居易《長恨歌》中「含情凝睇謝君王」,「睇」的意思是「斜視貌」,即不是正眼觀望。引伸至現代廣東話,「睇」字有不認真看的意思。大家想想「睇書」與「讀書」的分別就會明白。

 

再說一例,原來「傾偈」並非指「傾佛偈」,而是出自先秦時代。當時道路是單線雙程行駛,馬車迎面相遇,便需要將一側駛上路肩,車軸一邊高一邊低慢慢向前才能通過,此謂傾偈。當中的「偈」是指車軸,引伸為「動力」,《詩經.檜風.匪風》就有一句「匪車偈兮」,指馬車疾馳。今時今日,「偈」字除了指汽車引擎,人們會用「你副偈唔掂」來形容健康出問題。這都是廣東話與文言文的千年聯繫,若以普通話來學,則艱難得多。

 

杜牧《山行》一詩,以廣東話與普通話記下平仄,便會發現以廣東話朗讀全合平仄,而普通話中個別字眼則不合。

 

普通話發音或有礙中文學習

 

即使不談廣東話之優點,單以普通話發音來分析,亦能發現不少內地與台灣的朋友,都不懂「的」、「地」、「得」的正確用法,或許是四聲發音令他們容易混淆。筆者自小學開始,每年測驗考試,都會考到這三個字的用法,自小就能分辨,而這或與廣東話九聲發音分得仔細有關。

 

中港兩地語言環境有別,雖然內地近年有不少優秀作家,但以日常接觸的話語來說,香港的語境無疑較優雅, 更能學好中文。

 

總括而言,要學好中文,應從詩詞及文言文入手,而學習詩詞與文言文,又以廣東話勝普通話。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