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影評來稿】「沉默者」的懲罰:未曾示愛已失戀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Ran仔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總體來說,電影「芳華」包含了五種不同的角色。

蕭穗子代表在社會中沈默的大多數,即使遇上大是大非仍然不願發聲的一群,他們不會扮演大反派,但也不會強出頭。穗子雖然目睹劉峰和小萍在文工團受到欺壓,但最多只能做到不落井下石,然而絶不會拔刀相助,只會繼續冷眼旁觀。她用同一個態度對待自己的愛情,而編劇給他的「懲罰」就是「未曾示愛已失戀」,可說是一個大諷刺!還有穗子的其他……下面再討論……

劉峰和小萍代表社會中善良但弱勢的一群,劉峰沒有得天獨厚出身背景,靠自己的苦拼和默默耕耘獲取了別人的認同,但這種得來不易的認同完全承受不起人性的考驗,一次向丁丁的感情表白招致無限上綱的批判,被迫離開文工團,參軍期間為拯救同袍變成殘障,退役後自力更生,但被妻子嫌棄而拋棄,又被狐假虎威的城管欺壓,人生可謂一沉百踩。在電影中,看不到劉峰的所謂同伴對他伸出友誼之手。小萍的父親被建制評價為成分有問題,被迫父女分離,小萍還要改姓才能苟且偷生,以為從軍可以幫父親洗底,可惜現實她被迫在文工團中默默忍受同伴和建制的擠壓,之後建制為了政治上的需要,就來個180度大轉變,把她奉成英雄,表面上是小萍承受不到這種急劇的轉變而患上精神病,但也許,面對著這個比精神病更病入膏肓的大環境,她只能用另外一種態度來逃避一下。

芳華刻劃文革時代文工團的青春(《芳華》劇照)
+31

郝淑雯和丁丁代表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她們不是大奸大惡,在她們的價值觀之下,沒有需要去反省自己有沒有憐憫之心。小萍和劉峰就像兩隻不幸的小昆蟲剛好走在她們沿路的腳下,她們認為沒有必要為了牠們而故意繞道而行,那小昆蟲們的後果可想而知。她們也目標清晰,知道哪條大道通羅馬,所以郝會和門當戶對的幹部子弟陳燦突然撻著,丁丁也抓緊她的華僑結婚對象,趕上移民外國的快車。然而,凡事有因必有果,郝的婚姻生活並不快樂,丈夫經常離家跑生意;丁丁也可能因為過度安逸而變得面目全非,年青時的光彩不复再。

政委和舞蹈老師代表建制,永遠忠心跟隨着建制的路線。他們沒有刻意加害劉峰和小萍,但對於他們的不幸,只會麻木面對,唯一知道的是嚴格執行任務。他們當被建制邀請退役時,只好認為自己完成歷史責任而功成身退,為自己塑造最後一次良好的感覺。

朱克代表社會中的小人,強調,不是小人物,是小人!這種人沒有本事明刀明槍做大奸大惡,就找機會在暗角裏放毒箭,小事化大和落井下石。

電影快到尾段的一場戲使筆者很傷感,表面上郝為劉峰支付了一千元罰款給城管,幫了他一把,但轉過頭來,郝竟然背着劉峰,和穗子一起拿著他的義肢來開玩笑,可見她的仗義只是薄薄的表皮一塊,骨子裏還是脫不下自己頭上的光環,放不下自己的身段,根本沒有感受過劉峰的坎坷。這再次反映現實社會中,出生和背景不同的人,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電影的結尾,是穗子在旁白中,說小萍和劉峰攜手一起,坦然面對他們的人生,這些說話再次表現穗子那種自圓其說的態度,編劇用這種方式結尾,彷彿讓觀眾們再領略一下「沉默者」是用什麼方法使自己心安理得。「芳華」給我們最大的反思是,在生活當中,自己扮演過多少次以上提過那些「並非大奸大惡」的角色?有多少次對身邊的劉峰和小萍麻木不仁?到底自己是在移除鴻溝?還是在構建更大的鴻溝?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