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牌殺人事件.影評來稿】結構的對稱:原來電影也能這麼玩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何匡堯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一.

女孩在鄉郊公路被姦殺,半年多也沒破案,警察既無能為力也辦事不力。女孩母親租了三塊廣告牌,控訴這個鎮的警局主管無能,無法把兇手繩之於法。這名警局主管就該被問責嗎?母親向傳媒說:「他是負責人啊,總要找個負責人認責,對吧?」 

這位母親就此踏上與警方抗爭之路。

二.

被問責的警局主管,是個受鄰里歡迎的警察,這些廣告牌引起小鎮不少居民反感,紛紛指責女孩母親冤枉好人。就連母親的兒子——遇害女孩的哥哥——也因廣告牌被同伴歧視。

但警局主管不該被問責嗎?他雖然查案用盡方法,但他管轄的警察手下,的確是不做事不查案的窩囊廢,身為警局負責人,女孩母親的指責並非無道理。

三.

警局主管身患癌症,病入膏肓。為免親人受苦,吞槍自殺。他留下幾封遺書,這是全片所有轉折的開始。 

一封遺書留給遇害女孩母親。他覺得廣告牌是個改變現狀的好主意,像一盤「棋局」,會令劇中角色改變。哪怕無法緝凶的責任不完全在他身上,他向母親支付了廣告牌一個月租金,使廣告繼續警惕小鎮眾人,不忘兇案。母親與警方,也不完全站在對立面。

一封遺書留給整個警局,最辦事不力的窩囊廢警員。這位有暴力傾向的警員,曾經凶惡對待女孩母親,不把精力放在查案,甚至把刊登廣告的廣告公司職員揍得半死。現在,警員痛改前非,重新承擔起從警責任。他在酒吧買醉,偷聽到鄰座嫌疑犯誇誇其談,暴露強姦時候的作案細節,他於是挑釁對方,以自己被毒打,換得嫌疑犯在自己身上留下DNA。終於有機會比對兇手身分。

(《廣告牌殺人事件》劇照)
+4

電影的「三三對稱」

電影的特別之處,用三塊廣告牌,對應了三個最重要的角色:女孩母親、警方主管、渾球警員。這三人同時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母親痛失女兒,但其實女兒被姦殺當天,正是因為母親的尖酸刻薄,不願借出汽車給女兒駕駛,才導致女兒在路上遇害。母親與警方抗爭,越來越走得極端,甚至向警察局縱火,把渾球警員燒傷。

渾球警員雖然被燒傷,卻在警局的火海裡,冒死取出遇害女子的案件檔案。他在這幕重拾做警察的意義,為母親查案。

警方主管身患重疾,更背負罵名,但別忘了他曾縱容手下,對社會不公義視若無睹。

若你以往不曾留意電影結構,以後不妨留意一下這些形式上的對稱,原來電影也能這麼玩!

三大轉折,讓觀眾看到壞人壞不透,角色錯綜複雜,才能進一步深究為何社會淪落如此。藉此,片中點出了諸多社會的「腐壞」之處,例如警察濫權、種族歧視、反同性戀。觀眾自然會反思,當我們面對種種分裂,不能單純聽說一面之詞。

片名叫做「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Ebbing」是作者虛構,在密蘇里州,詞意是衰退,反映的不只是經濟衰退,更是內心的不安。在這樣的衰退中,人們既對對方懷有敵意,又能互相原諒,互相依存。這個小鎮不只是美國style,其實能放之四海。

這是我最深刻的一句台詞:

...still no arrests. How come, I wonder? Cos there ain't no God and the world's empty and it don't matter what we do to each other? Ooh, I hope not.(還沒抓到兇手。到底搞什麼?是不是因為上帝不存在,這世界是無意義的,所以我們對別人做什麼都不要緊?我希望不是這樣。)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