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步操爭議核心不在去殖化 而是看待中港關係的態度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據悉,中聯辦邀約七個制服團體,提議在「金紫荊廣場五四升旗禮」改用中式步操。消息甫出,即惹起「去殖化」爭議。小事如步操該中或英,都可以引起偌大辯議,根本在於心態。回歸廿載以來,中央與港府一直沒有把兩地關係說清楚,態度閃躲、用詞含混,才致令所謂的「去殖化」一再挑動港人情緒。不論是心態還是行動,該改變的都是時候改變了。

步操「去英用中」這種小事之所以成為談資,關鍵還是在於「中聯辦」插手了。據悉,改用中式步操的建議本出於梁振英治下成立的青少年軍,唯不得要領。為準備來年五四運動100周年的大型活動,中聯辦終於「協助」青少年軍,破天荒因特定議題邀約向各大制服團體開會,並提議改用中式步操。唯結果不如預期,不但童軍總會、紅十字會等個團隊表示會延用英式步操,更惹來「去殖化」的爭議。

制服團體改用中式步操,只是改變形式習慣,也就是用刀叉還是用筷子的分別,談不上什麼文化傳統。事實上,所謂制服團體的百年傳統,不甚確存。香港制服團體的定制、習慣,多是在二戰後、特別是六七暴動後針對社會實況所需而陸續確立。若以1997年回歸為截點計算,這些「傳統」的歷史一般只有三、四十載,甚至更短。加上步操這種形式化的表現,在世界各地都各有習例,同時也不斷在演變,香港的制服團體改改形式,本質上很難談得上是破壞文化傳統、損害兩制差異。這次事件發展至今,中聯辦與青年軍進退失據,可以說純粹反映兩者的眼高手低。

《香港01》曾於「社論」中明言,中聯辦在港工作要有尺有度,須顧及港人感受,勿失分寸。但這不代表中聯辦要為顧及輿論,就連必須完成的工作也擱置一旁。中央政府近年強調「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就是要求官員須以精準手段處理關鍵問題。改變香港社會迴避深入認識中港關係的心態,可以說是中聯辦必須完成的任務。但不少港人向來不願觸踫這類政治課題,也樂於維持固有生活方式,中聯辦在挑戰這種「傳統」時,本領稍有不足,就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議。正是出於這樣的大環境,任何涉及中聯辦在港工作的事務,都可以由小化大、上綱上線,「步操爭議」不會是最後一例。

港人大可在這次事件上取笑中聯辦「此地無銀」,但必須認識到時態的重要改變,就是中央政府已不介意借放大小事,以解決大事。若然港人要在這類爭議中上綱上線,把小問題提升至「去殖化」的高層次,強調「全面管治權」的北京會如何處理?《香港01》多番強調,習近平與之前的國家領導不同,在處理一國兩制問題上,沒有多餘的包袱,也不絕介意把問題「攤開講」。

北京如果判定「去殖化」是必須完成的工作,那麼向這類爭議借點火,順勢推動開展更深層次的去殖化,就不是什麼意想之外的事了。當然,這次事件或終止於此,但可以預視的是,北京將會徹底放棄以狹獈眼光看待回歸,不但要主權回歸、治權回歸,還要貫徹落實全面管治權,達成久論而不見其蹤影的「人心回歸」。簡言之,北京或持續借不同議題,迫使港人面對政制、政權上的各種現實。

面對如斯改變,港人必須放棄鴕鳥心態,集中精力向北京據理力爭,確切捍衛香港社會利益。令人憂慮的是,不少港人看待這種轉變,還是停留於意識形態先行,認為中共一切所作所為都是不懷好意,又或簡單地認為保留各種「傳統」就是體現就是最好的安排。我們更憂慮的是,小事爭議上尚且如此,在真正的大事上,港人是否具備真正詳細討論利弊的能力。例如,所謂的「小政府大市場」是香港真正奉行逾百載的「傳統」,十分能體現香港的「獨特」,也能凸顯兩制的不同;但把官員用作懶政怠政的保護傘,已持續殘害草根弱勢多年,這樣的傳統留之何用?

以同樣的思路,到深入討論一帶一路、大灣區等涉及中港融合共利的課題時,我們能否本着實事求是的心態,看待與大陸的合作?在討論此類爭議時,我們必須清晰闡述理據,以事實力證怎樣才是對香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能確定「傳統」是最有利於公義,就別為守護而守護。大原則是,不要把基本生活習慣或傳統異化成妨礙推動變革、認清事理的障礙。

可以預見,這種會挑動中港兩地情緒的「小事」,將會陸續再現;社會應該凝聚共識,共同深入探討這些事件現象背後的本質問題。該處理的事就徹底處理,該改變的心態就徹底改變,別再囿於成見而一再逃避問題,也勿再在這些問題上再閃爍其辭、鴕鳥逃避。在土地大辯論以外,我們更需要一場回歸意義大辯論,討論香港和大陸的關係。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談那些意識形態的事,更不應用偏見的視野看香港和大陸的交往,只有追求共榮共贏,而非故意製造難題,才是香港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