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觀點】參與大灣區建設 港府須既知且行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林鄭月娥今日(9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並在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中致辭。不教人意外的是,特首沒有在論壇上說出任何有參考價值的說話。令人憂慮的是,若然這份演辭所代表的就是政府高層對大灣區發展最「精要」的認知,那麼香港難免在這國家級策略性發展項目中,再耽擱一個五年。

特首林鄭月娥(中)今日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並在致辭時提到,香港可在「創新」和「聯繫」方面為大灣區作出重要貢獻。(政府新聞處)

【延伸閱讀】行政長官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致辭全文

林鄭認為,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主要的貢獻可以體現在「創新」和「聯繫」兩方面。可惜的是,她口中的「創新」並沒有任何實際所指,「聯繫」也說不上有任何特別針對灣區發展的特殊部署。

林鄭說的「創新」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一國兩制」——眾所周知,這是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在30多年提出的重要設計,實踐也近21載,也漸接近實證挑戰的深水區。更可惜的是,回歸20年來,香港不但沒有善用一國兩制所帶來的各種便利,反而一再因施政失當,令港人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質疑。實際上,若兩地政府不知變通,則一國兩制所帶來的各項制度挑戰,很可能阻礙香港有效參與灣區發展,怎樣改善兩制在器物、制度層面的窒礙而體現其在精神層面的靈活變通,乃至於對《基本法》作出必要的修改,才是有為政府理應詳想的地方;顯然,我們的政府在現階段還沒有對此作出任何有意義的部署。

二是協助國外企業「引進來」跟國內企業「走出去」——這是香港最、最、最傳統的「買辦事業」,甘心充當國際貿易互動的第三者、安於從居中調停中賺取中間人的佣金,完完全全沒有「創新」可言。至於如何在整個大灣區崛起的過程中,用心而精準地培育香港自己的產業,乃至利用與其他灣區城市更趨緊密的關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取人之無用、增己之有益,似乎還沒有進入香港高層官員的腦袋中。

三是成立「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政策創新及統籌辦事處」——有了顧問就等於有了想法,有了辦事處就等於把想法實踐了,這是香港政府官員近年來最要不得的想法,本質上屬於懶庸怠政。當然,沒有人會說顧問不重要、辦事處是沒有設立的必要;然而,從顧問所議提煉出有用的成份,再產生相應的實質政策,再經由辦事處處理好一系列的政治、利益衝突問題,把想法轉化成為能替社會帶來實質改變的行動,才能真正體現顧問團與辦事處的作用。可惜的是,如果要求政府說出這些顧問與辦事處到底做了什麼實事、帶來什麼實質改變,恐怕林鄭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再一個當然,是顧問與辦事處沒有做出什麼實績,咎終在政府官員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至於林鄭所說的「聯繫」,同是政府官員在相關問題上那一套的「自說自話」、「自誇自長」。她先後提及的國際級機場、國際金融中心、優秀大學等,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大家感興趣的,不是這是項目有多強,而是這些強項目到底能在灣區發展中發揮什麼作用,有帶動、推進什麼實質項目在香港出現。但就目前的發展而言,港府還是拿不出任何利用這些優勢的實質方案,更別說針對性地為香港定下長遠的發展議程、規劃。

與林鄭帶領的港府相比,灣區內的兩大龍頭早已進入「戰鬥狀態」。廣州、深圳兩城在講「共同努力」、「創新思維」、「解放思想」的同時,更是不斷在實踐口中所講,把意念、規劃轉化為行動。深圳在創科領域的崛進,廣州在整合區域優勢、協調地域合作和同化的工作,都是開山劈石、不畏艱困的。無論是廣東省、還是廣深兩市的領導層,為灣區發展項目處處設目的、事事考實績,早就進入「知行合一」的階段,而不是呆呆地在等中央最高層的規劃、指引,更不會停留在設立顧問團、辦事處的初始階段而不求上進、守株待兔。

兩地政府最大的分別,大概是人家在思考灣區發展時,是為本地社會百姓謀福祉的,並以此作為官員施政績效的評核標準、進賢黜劣;貢獻整個大區域的建設只是一項較次要的良性「副產品」而已,所以才能以時不我待的心態在認真辦事。反之,港府官員的所作所為,着實令人懷疑他們當中有少部份人,在最根本處否定大灣區的發展能為香港帶來結構性的改變,當下講配合大灣區的發展,只是在做官樣文章而已。

如果我們由這份講辭的質素,推論林鄭有多重視大灣區的話,結論難免是災難性的。當然,我們也希望這並非港府所思所想的全部「精華」,更希望一眾高官滿腦子都是奇招妙着,包括考慮《香港01》曾提及的醫療、專上教育產業化等建議,只是有待公布。林鄭對大灣區發展更非知而不行,又或行而不知,乃至於最為惡劣的不知亦不行。否則的話,香港難免在灣區發展的問題上,再蹉跎多個五年,這絕對不是香港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