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額教師.觀點】雙非落閘影響現 不減師訓額 如推青年失業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自從政府落實「零雙非」政策,學童人數下跌已成意料中事。據教聯會統計,在2019/20學年,小一適齡學童將急減1.2萬人,令香港出現更多超額教師。就此,教聯會建議政府對教師「再培訓」,又提倡小班教學,以期安頓超額教師,誠為可行之策,當能緩和學生人數減少帶來的衝擊;然而,治本之道,還在於調整師訓學額,否則長此下去,只會培訓出一批修畢教育課程卻不能入行的準教師。

北區小學多年來承擔雙非學童壓力,但明年之後,恐出現縮班潮,區內學校盼教育局推出措施處理超額教師。(盧翊銘攝)

雙非嬰兒一度是香港的熱議話題,北區小一學位曾經出現缺短,他們對本港教育系統的影響非同小可。不過,隨着政府在2013年嚴格執行「零雙非」政策,雙非嬰數目急跌,由2011年高峰期的35,736銳減至2013年的790,跌幅顯著。時光飛逝,2012年出生、有資格在港就學的雙非嬰(約兩萬多人)將在下學年入讀小一,香港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零雙非政策導致適齡學童大減此現實。

學生人數下降,首當其衝的是超額教師。教育局訂定了每所公營學校的班師比例,小學是1︰1.6,初中是1︰1.8,高中則為1︰2.1,故學生人數一旦減少,學校所能開辦的班數也會相應削減,能聘用的教師數目亦隨之下調,因此而多出的教師,便是「超額教師」。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以現行25人一班的編制計算,預料會出現約800名超額教師。

培訓超額教師 照顧特殊學童需要

零雙非政策不是昨天才實行,政府理應早知其對教育生態的影響,可預先制定應對方案,處理超額教師問題。事實上,即使沒有零雙非政策,出生率下降導致學童人數減少,也是人所共知的現象,故超額教師早已是民間經常討論的議題。然而,當局對超額教師的態度一直曖昧不明,多年來只願提供短期撥款,容許他們留任,以應付短暫的「雙非紅利」;至於如何面對「雙非紅利」過後的現實,則從未見具體答案。客觀而言,這樣做只能拖延問題「爆煲」的一刻,於事無補,絕非負責任的表現。

另一方面,教聯會早前建議教育局為超額教師提供再培訓,不失為可以研究的做法。隨着時代轉變,教師工作的涵蓋面愈來愈廣,而照顧特殊教育需要(SEN)、發展STEM教育,也將是大勢所趨,無可迴避。就此,超額教師擁有寶貴的教學經驗,若能藉培訓幫助他們轉職,在SEN、STEM教育等方面以輔助角色身份支援學校,這對學校、超額教師與學生,都有好處。當然,這些工作的人手需求,以至超額教師對於轉型的意願若何,均有待政府仔細研究,但教聯所提出的至少是一個具建設性的建議,政府可加考慮。

黃錦良(左二)說,按現行25人一班的教學編制,料2019/20學年逾8百名老師的「飯碗」將受到影響。(文雪萍攝)

推行小班教學 長遠為學生謀福祉

此外,坊間經常提及的小班教學,也是可行方案。小班教學的好處在於能令教師投放更多時間在每個學生身上,教學方法亦可更見多元,不論對「教學」抑或「育人」,均有裨益;可以說,小班教學是為了學生福祉,而非照顧超額老師的「飯碗」,後者不過是連帶而來的雙贏局面。然而,政府多年來只願「研究」小班教學的優點,卻遲遲不願落實。

誠然,一旦落實小班教學政策,將是教育制度的一大改變,舉凡教學法、人手規劃、教師培訓、常規教育開支等,均須重新調整,政府欲從長計議,也是可以理解,但當局遲遲不肯交出推動小班教學的時間表,一味推說小班教學功效有待論證、教師才是提升教學質素的關鍵,則與大眾的期望落差甚巨。

教師供給失衡 準教師畢業難就業

不過,無論是再培訓抑或小班教學,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安頓現職教師,但未有針對準教師,長遠而言,更重要的做法還在於控制教師的「供給」。如前所述,教育界人浮於事,已然人人知曉,多少年輕的有志者為執教鞭而自願擔任與教學無關的「教學助理」,企求有天能原校轉職,結果一做就是數年,終日埋首於文件堆,虛耗光陰;也有人為擠入學校工作而應聘當「半額教師」,拿一半薪水、做全職工作,還要逐年續約,毫無保障。

其實,政府一直掌握精確的教育界人力資源需求數據,但為何不調整師訓學額?在2010/11學年,教育科的學士學位課程及研究院修課課程(Taught Postgraduate,包括學位教師文憑課程)畢業生人數為2,334,到了2016/17學年,相關人數則增加至2,426。在教師需求下降的情況下,政府卻不控制供給,這不單令不少年輕人的教師夢落空,也培養了一批市場消化不來的專門人才,未有善用大學資源,這正是人力資源規劃失當的表現。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政府願意提升班師比,然後再推行小班教學,既能留住人才,又可令學生獲得更多照顧;但現實卻是政府既不提升班師比,又不推行小班教學,也未有提供教師轉型培訓,更不減少教育系學額,總之就是毫無對策。超額教師是困擾教育界已久的舊課題,可是至今依然未被妥善處理。主事者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期望「船到橋頭自然直」,實為奢想。官員應適時革新教育制度,調整師訓學額,培育社會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