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因港珠澳大橋「淪陷」 規劃不周或引發「光復行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遍地垃圾、巴士站人龍延綿、食肆一位難求……不少人形容,東涌在剛過去的周末猶如淪陷。「全拜港珠澳大橋所賜」,居民甚至要到市區暫避。
大橋開通初期牽起熱潮,或許是正常之事,新鮮感過後有望緩和。但與此同時,東涌「淪陷」反映當局顧慮不全,低估內地旅客帶來的衝擊,光復行動有可能在東涌上演。

東涌接近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遊人可乘B6巴士線往返兩地,其東涌巴士站設於東堤灣畔廣場,即巴士總站旁。在剛過去的星期六、日,大批內地旅客在B6巴士站排長龍,甚至延綿逾百米,有如在東涌市中心以人牆封路,令居民不滿。

更甚的是,不少民眾投訴區內遍地垃圾,例如棄置膠水樽。而且店內食肆本已不多,大批內地旅客出現後,有居民感慨連「一餐安樂茶飯」也沒有。東涌居民除了在網上發聲,亦有不少人打電話到電台節目,怨聲載道。

B6巴士站位於東堤灣畔廣場,接近東涌巴士總站。(香港01記者攝)

交通配套只能解決部分問題

要對症下藥,先要知道問題成因。新開通的港珠澳大橋吸引大批內地客訪港,按照原本規劃,他們應可乘搭直通車來往香港各區,或由旅行社安排旅遊巴上大橋,惟近日供不應求,以致大量旅客在東涌輪候B6巴士。正如旅遊業界有聲音提出,只要增加直通旅遊巴,即有望疏導內地客到香港市區,減輕東涌壓力。而身兼立法會議員的東涌南區議員周浩鼎亦提出,將B6巴士站搬到其他位置,令旅客不會再聚集在區內市中心,可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相關報道:旅議會研究加密巴士班次 周浩鼎促搬東涌巴士站

固然,改善交通安排有望消除人龍,但這只能解決部分問題。東涌逼爆既是交通配套不周之果,同時暴露出規劃漏洞。

內地不少旅行團安排遊客在東涌自由活動數小時,大型商場成為熱門之選。(資料圖片/陳百灝攝)

東涌出現的內地旅客,最少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旅行團,他們與香港旅遊業界有溝通機制,能控制人數及預先安排旅遊巴,讓內地旅客到迪士尼、昂坪等地方觀光;第二類是半自由行,他們經旅行團到達東涌後沒有具體行程安排,反而讓團員自由活動;第三種為自由行,是更加難以控制的。

由此可見,增加直通巴和搬遷B6巴士站,只可以疏導部分內地客;若然半自由行和自由行旅客以東涌為目的地,即使從交通入手,仍無助根治困局,特別是東涌超負苛的問題。在短期之內,部分食肆、藥房等商戶或可受惠於人流上升,但長遠而言必然對東涌居民構成不便,影響民生。

相關報道:被指「元兇」之一 新興東涌「一日遊」250元有找

港珠澳大橋成為招徠工具,不少內地旅行團標榜遊覽「世紀工程」,並可到東涌東薈城自由購物,團費只需238元。(東涌居民關注組facebook)

發展旅遊不可偏廢民生

這種現象,不是未曾出現。2012年最先出現「光復上水」行動,及至2015年又有「光復元朗」和「捍衛沙田」,莫不以內地客擾亂民生為由,號召民眾「趕客」,甚至對內地遊客動粗。上水等幾區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深圳,對內地人而言,不論買日用品或走水貨均非常方便。同一道理,港珠澳大橋開通之後,中山、珠海等地居民要前往東涌只需一兩小時,令東涌一下子成為最前沿的「邊境區」。若然區內日用品變得搶手,甚至出現遊客阻街的情況,排外組織和居民或會醞釀「光復東涌」行動,這對業界、香港形象以至內地遊客都非好事。

數據方面,港珠澳大橋在11月4日錄得逾10萬人次出入境(約55,000人次入境),但車流量只得原本估計的三成,足見當局預算失當,以為港珠澳大橋能便利兩地人工作或生意往來,現實卻成為內地客踏足東涌的最快捷途徑。待東涌承受不住,才花兩三年時間推出補救措施,只怕為時已晚。

參考上水和元朗區的例子,原意為疏導需求的新田購物城今年2月開業,惟至今未見成效,反映購買日用品為主的不過夜內地客不易管制。考慮到東涌有步上水後塵的風險,當局應該汲取近日的經驗,及早檢討安排並部署全面規劃,確保港珠澳大橋能便利中港民眾往返的同時,不會影響東涌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