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港青否定中港融合 說服關鍵不是港珠澳大橋 而是......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珠海學院民意及民調研究中心早前發布「香港青年國家融合指數」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四成受訪青年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大部分人都不認同中港融合理念,而且逾六成人對中港融合議題表現冷漠。政府經常強調要提升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感,近來又時刻將大灣區掛在口邊,但結果卻是如此,必須承認,政府的工作大有改善空間。當然,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可以怎樣改?

珠海學院早前進行調查,發現逾五成青年不認同中港融合。(珠海學院提供)

不用再談中國如何強大 港青知道的了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也會定期調查市民的身分認同感,也就是著名的「中國人 vs 香港人」調查,不過有人覺得中國人和香港人身分並無矛盾,調查有先天缺陷,是以對調查結果嗤之以鼻。然而,今次由珠海學院做的調查,卻令人不得不正視。

據發現,有四成半受訪者不認同中國人身分,認同的只有兩成半,至於所謂的「大灣區人」身分,更有近六成受訪者不表認同,認同的不足兩成。調查結果如斯直白,不重視港大民研的人,不可能再對現象視而不見。

「01觀點」曾分析指,港青不認同中國人身分,不是由於不知道中國強大,有論者常謂要藉交流團讓青年感受國家強盛一面,進而培養出國家認同,是捉錯用神;事實上,是次研究也發現,受訪者普遍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兼予以肯定,再次證明「認知國家強大」和「具國家認同感」是兩回事。因此,論者不必再費心力告訴那些不具國家認同感的青年,中國是如何強盛;若再硬銷,不單「牛頭不搭馬嘴」,更恐或適得其反。

因港珠澳大橋落成應運而生的東涌一日遊內地團被指是造成逼爆東涌的「元兇」之一。(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中港融合的好處不能只見於數字

調查的另一重要結果,是發現有約53%受訪者不認同中港融合的理念,而且超過六成人沒留意和中港融合相關的資訊。不少青年明知中國經濟強盛,卻依然不希望中港融合,某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重視一些比經濟更重要的價值觀——在焦點訪談中,有受訪者明言文化、法制、廉潔與自由程度等,是呈現香港與中國差異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因素會影響身分認同感。無可否認,特區政府不可能參與中國內地的廉政、法制與政治改革,故假若港人當真因這些因素而不認同中國人身身份,港府也是無可奈何,只能靜待國內持續改革、改進;不過,令港人真切感受中港融合對香港的好處,進而更關心和認同這議題,則是政府絕對要做好的本份。

平情而論,中港融合、大灣區機遇等概念,從上屆政府起便從沒停止宣傳,但港人仍普遍不太接受融合。回歸以來,港人最切身感受到的「融合」影響,當數自由行。自由行固然一度令香港經濟起死回生,其作用不容否認,但隨之而來的文化衝突和水貨客「爆買」也是不得迴避的問題。對此,政府和建制派總慣於一味強調自由行的消費力如何強勁、他們對香港經濟如何重要,只看數字,卻不知普羅大眾重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結果便造成又一次的「牛頭不搭馬嘴」。

經港珠澳大橋來港的內地團「塞爆」東涌,令當地居民出入大受影響,連商戶亦叫苦連天。(張浩維攝)

就以新開通的港珠澳大橋為例,那絕對是為促進中港融合而建造的基建,也是大灣區的一道重要橋樑,但政府卻沉溺於以數字說明大橋的價值、就人流與車流估算和質疑者「交鋒」,卻沒預計到大量來自珠海的旅行團和自由行會湧進東涌,影響居民日常生活,複製上水困境,這便是所謂的離地。

要讓香港人認同且關注中港融合,不可能單靠虛無的口號、簽署無數「交流合作備忘錄」,或是只建造一些普羅大眾感受不到實際轉變和好處的大型跨境基建(這不是說基建無用,而是不能只談基建)。特區政府接下來能否和大灣區內其他政府合作,推出一些連大眾都能感受到好處的融合措施,便是其不可推卸的任務了。

延伸閱讀︰
【身份認同.觀點】愛國豈靠交流團 消除「他者」情緒 還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