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投綁大選 民主政治可以不靠政黨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上周六(11月24日)台灣舉行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失去多個縣市領導權,成為兩岸焦點。但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全民公投。
這次台灣公多達十項議案,行政安排混亂之外,更值得叩問的是:公投是否民主政治的最好體現?

一組數字,可說明公投有何重要:台灣民意基金會去年12月公布,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支持率分別只得兩成多,無黨派選民人數高達四成,為歷來最高。可見愈來愈多台灣人不滿傳統藍、綠陣營,寧視乎個別議題和候選人,來決定手上一票。

同樣在去年12月,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法案,降低公投門檻。公投法原本設有「雙二一」門檻,即要1/2選民投票,1/2選票贊成,議案方獲通過。由於動員選民不易,故多年來六次全國公投全軍盡墨,五次地方公投只得一次通過,落得「鳥籠公投」之稱。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敗陣,蔡英文辭任黨主席之位。(美聯社)

放寬公投 有好有壞

總統蔡英文在全面執政後修法,公投不再設投票人數門檻,只要贊成票多於反對票,且達合資格選民人數1/4,即獲通過。新法亦廢除審議委員會,降低民間動議公投的難度,可被視為讓民眾繞過政黨、直接參與民主政治的重要一步。

往好方面看,選民可以繞過藍綠陣營,有一定支持即可提出公投,推動民間關注的議題。而且降低通過門檻,令選民相信公投很可能會帶來實際影響,於是更熱衷參與投票。事實亦證明,今次公投的參與人數約為五成半,比起以往的兩成至四成高出一大截。

惟另一方面,降低動議門檻後,要表決的議案多達十項,除了核能發電、東京奧運正名等,支持和反對同婚陣營亦各提公投。特別是同婚和反同婚之爭,雙方各自動員,只見政治攻訐和抹黑,不見理想的審議民主。

蔡英文全面執政兩年後,不少選民轉投國民黨,以示對綠營的不滿。(美聯社)

公投結果 常受質疑

十項表決中,反同婚、支持核能等七項議案獲得通過,下一步交由政府衡量如何落實公投結果。得票最多的近800萬,佔投票人數七成多;不過,以1,900萬合資格選民而言,仍未及半,社會難免認為「公投不代表我」,動搖其公信力。

議案 贊成率 總投票率
反空氣污染 79% 55%
停建煤電設備 76% 55%
禁進口日本核災食物 78% 55%
民法婚姻一男一女 72% 56%
不實施同志教育 67% 56%
同性婚姻另立專法 61% 56%
東京奧運台灣正名 45% 56%
民法承認同性婚姻 33% 55%
實施性別平等教育 34% 55%
支持核電 59% 55%

 

投票有多反映民意,原本就是一個難題。畢竟投票只問「贊成或反對」,而非背後理據有多充分。以英國2016年的脫歐公投為例,52%選民支持脫歐,48%反對,勝負之差甚微,更有人抱怨當初投錯票,或因為一時意氣,或因為未掌握清楚脫歐後果。自後兩年間,提倡二次公投之聲仍不絕於耳。

無可否認,公投有重要作用,特別在重大社會議題上,它實現直接民主,讓人民決定國家命運,而不用假借代議士之手。但並非所有議題都適合交由公投表決,絕大部分都要由代議士負責。正如實行直接民主制的古雅典,也由五百人會議決定公投議程。再者,公投規則、拉票規範等都要不停改進,才能令現實貼近理想,而非流於「鬥大聲」式選舉。

國民黨韓國瑜取下高雄市,打破綠營多年以來的壟斷地位。(路透社)

整合利益 必要政黨

歸根究柢,民主社會的運作很難擺脫政黨政治。畢竟公投只能夠表決個別議題,而沒法給社會帶來整全方向。唯有政黨方可建構一致的論述和政治願景,並和其他政黨談判。民主協商必須妥協及整合各界利益,這些都是一兩場公投難以辦到的。是故,若然政黨不代表人民,訴諸公投並非唯一之途,更應該做的是改變政黨生態,令他們重新「貼地」,得現選民的公意。

台灣人厭倦藍綠,柯P現象早已說明這點;美國人不滿兩黨建制,先後有茶黨、桑德斯、特朗普等非主流力量;在香港,傳統泛民亦備受批評,政治勢力碎片化。凡此種種,縱能體現社會多元,讓每一把聲音都得到代表,同時亦在削弱政黨政治的運作,甚至令民主共識變得更為遙遠。福兮?禍兮?經驗將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