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困局】執政者「代表性」不足 不能單靠「投票」解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英國首相文翠珊周一(9日)取消「脫歐協議」國會表決後,周三(12日)突然遇上保守黨內不信任投票圍攻;文翠珊最後出盡法寶,更承諾不會再領導保守黨下次大選,在三分之一黨內議員反對之下,慘淡勝出投票。
投票翌日,文翠珊按原訂計劃出席歐盟峰會,向各國爭取讓步;主導發動不信任投票的脫歐派領袖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亦繼續主張文翠珊應當下台。
一天的政壇地震後,脫歐危機依舊,一切如常,可說是亂局中「最無意義,最短暫」的一幕。

文翠珊之所以會面對不信任投票,最主要原因是她是「留歐派」出身,因此一直被質疑無法「代表」2016年的脫歐公投民意,終有今日被批為「使英國變成半殖民地」的「脫歐協議」。

在周三的不信任投票上,317名保守黨議員中,有200位繼續支持文翠珊;而在2016年文翠珊臨危受命之際,她在330名議員中,也只獲得199人支持。兩年之間,脫歐過程歷盡滄桑,文翠珊的支持(和反對)卻是一成不變,再進行多幾次投票似乎也無法改變局面。

周三,文翠珊經歷不信任投票一整天的政治危機後,晚上回到唐寧街首相府門外,發表講話。(路透社)

「代表性」與「選票」之間的鴻溝

面對「執政者代表性不足」的問題,西方民主國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訴諸投票」:前任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發動脫歐公投時如是,今日法國「黃背心」人民投票的主張亦如是。

不過,在今日西方世界民情日益兩極化的政治現實之下,簡單的投票制度其實已難解決「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今日文翠珊勝出黨內投票,原本的反對派沒有歸隊,黨內分裂依舊,與2016年脫歐派以52%票數勝出公投一樣,民情分裂至今未改,每日也有兩派支持者在國會外示威對壘。

如今,西方民主國家的政壇領袖,實在應該反思其代議政制,不應再將人民的代表性化約為簡單的票數,而應力求以其他更為進取的制度,取代簡單投票,以呼應時代的需求。例如,在特定的政治環境下,以「排序複選制」取代「簡單多數制」就有助更能增加執政者的代表性;另外,「商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鞏固,更是能使民主政制長遠穩定發展的要素。

一直反對文翠珊脫歐協議的疑歐派國會團體「歐洲研究組織」(ERG)領袖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表明如果DUP支持協議,他或會轉軚。(路透社)

「代表性」與「有效施政」的平衡

然而,在採納任何實踐人民代表性的制度時,我們不要忘記任何政治制度的目的,都應以最大化人民福祉出發,因此「有效施政」就是其中的必要條件,而執政者能否代表人民,只是其中一項要素而已。

此次不信任投票,文翠珊之所以能以不再領導下次大選作承諾,換取黨內議員支持,其背後根本原因,其實是保守黨內不論派別,都一致認為文翠珊「沒有選舉才能」,而非文翠珊是一個無能的執政者(相反,文翠珊在連番危局中處變不驚,幾乎已是全國一致認同之事)。由此可見,善於操作「投票制度」的政客,不必然是有能施政的人,反之亦然。

單靠「投票制度」解決問題,有時甚至會破壞「有效施政」──2016年脫歐公投至今,英國國內政治停滯不前,近來甚至有政府部門承認人手都調動到準備脫歐之上,對日常管治已有所疏忽,遑論其他改善民生的變革。

因此,在西方民主世界重新反思如何體現人民代表性的問題之時,也應考慮到「代表性」的實現與「有效施政」時有相沖,更不應忘記「有效施政」才是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