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3%人花園葬、海葬 綠色殯葬可有更多選擇?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日前政府計劃於文錦渡沙嶺墳場興建骨灰龕場,首期項目料最快將於2024年建成。本港死亡人口不斷增加,骨灰龕位需求殷切,長遠政府不能只增建骨灰安置所,應轉移更多的殯葬需求到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殯葬服務。殯葬涉及不少個人及家庭因素,但現時綠色殯葬的服務選擇較單一,政府應考慮推出更個人化、多元化的服務,並改善服務質素及加強監管,令綠色殯葬更符合港人需要,長遠亦可鼓勵市民及早作晚晴規劃,減輕公營骨灰安置所的壓力。

骨灰龕位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3年

食物及衞生局數據顯示,目前8間公眾骨灰安置所上一位申請人獲配售骨灰龕的輪候時間最長輪候時間為109個月。政府估算,本港2037年的死亡人數將由2017年約4.5萬人增至37年7.3萬人,升幅達58%。而本港目前逾九成遺體均經火化處理,料未來火化宗數會由約每年4.2萬宗,增至2037年的6.9萬宗,升幅達61%,顯示骨灰龕位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加上現時公營傳統龕位的重用率低,長遠將令供應更為緊張。

政府近年繼續覓地增建骨灰安置所,預計至2022年將有7所骨灰安置所落成,可提供約23.2萬個龕位。另外,日前政府計劃於文錦渡沙嶺墳場興建骨灰龕場,估計所需費用涉及逾25億港元,骨灰龕場面積將達8.3公頃,提供共20萬個骨灰龕位及10個火化爐,首期項目料最快將於2024年建成。

沙嶺墳場採用環保設計 ,利用原本的植物及自然景觀設計,營造不一樣的骨灰安置所。(區議會文件)

綠色殯葬助持續發展 服務宜多元化、個人化

本港土地有限,不可能無限加建骨灰龕場。面對死亡人口增多,政府須發展可持續處理先人骨灰的方式,喪葬從簡、綠色殯葬將是大勢所趨。世界各國近年亦積極發展綠色殯葬,如美國的水底墓園、鑽石葬,台灣的樹葬、灑葬、海葬、花葬,以及日本的「零葬」等。現時本港的綠色殯葬主要由政府主導,只有「紀念花園撒灰」及「海上撒灰」可供選擇。

「零葬」,即不要葬禮,不留骨灰,也不需墓地與祭拜,讓人生的終點歸於零的葬儀方式。

本港的綠色殯葬仍未成主流、發展緩慢,2016年申訴專員公署的報告已指出食衞局推行的服務成效未見顯著。食衞局數字顯示,過去6年處理綠色殯葬的數字,從2012年的2,814宗(佔全港死亡總人數約6.4%),上升至2017年的5,932宗(13%),但其比率依然偏低。

過去6年綠色殯葬統計數字。(立法會文件)

近年政府有意擴展現有綠色殯葬服務,如覓地興建面積更大的新紀念花園等,食環署亦在18/19年度撥款約1,540萬元用於推廣綠色殯葬。然而,目前綠色殯葬的類型較少,或未能切合部分本港家庭的需求,有元朗區議員曾指出,將骨灰撒在紀念花園亦予人「撈亂骨灰」的感覺,仍有很多鄉村未必接受綠色殯葬。殯葬涉及個人選擇、傳統習慣、宗教等,政府仍需繼續提升服務質素、簡化申請程序,並須參考不同國家的服務,增加合法綠色殯葬的方式,提供個人支援,讓大眾可根據其需要作合適的選擇。

其實早年政府亦有推出「樹葬計劃」,即將先人的骨灰撒於一個特定位置的花園草坪,再植樹作紀念,惟政府於2008年悄悄取消計劃,更於翌年鬧出斬樹風波,葵涌火葬場的紀念花園草坪遭市民投訴,當局無任何通知便將10多棵紀念樹斬去,有先人骨灰連同草坪被鏟走。作為以生命為本的殯葬服務,政府應為綠色殯葬作長遠發展規劃,避免服務中斷的情況,並從家屬的角度出發,尊重逝者,加強大眾對綠色殯葬的信心。

殯葬的安排不止關乎配套設施的供應,更是每個市民生命教育及規劃的重要部分,除了宣傳及推廣,政府宜助市民及早安排善終事宜,早前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設立「三合一」生前意願咭,鼓勵市民生前決定是否採用綠色殯葬、器官捐贈和預設醫療指示,並長遠將目前每年綠色殯葬佔死亡人數比率增至最少30%。隨着愈來愈多人選擇喪葬從簡,政府應完善綠色殯葬的服務,長遠減輕公營骨灰安置所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