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九子承擔罪責 其情可敬 社會如何邁步向前?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2014年秋的佔領運動距今四載有多,部份人或許已有事過境遷之感。但對於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等九人來說,現在才來到最沉重時刻。周二(4月9日),九人全告罪成。
不論案件會否上訴,社會亦須從這場示威中汲取深刻教訓。

有些人違法抗爭而不承認責任,但「佔中九子」願意承擔法律罪責,至少言行一致。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值得肯定的。例如曾任社會學教授的陳健民在自辯時表示,他組織佔領運動,是不想香港政制發展停滯,一心感召社會關注不公義。

年屆七旬的朱耀明牧師更是大半輩子服務基層,情操可敬,他在周二求情時訴說心路歷程,自言作個「敲鐘者」,讓人知不幸將發生,更令在場人士大為感動。

佔中三子中,戴耀廷及陳健民求情時均沒有呈上求情信,律師只求別判朱耀明坐監。(張浩維攝)

佔領運動是否有限度?

案件審訊結束,一個重點在於如何定性這場佔領運動。九名被告認為這是一場公民抗命,以有限度的方式佔領道路,試圖迫使政府在政改方案上讓步。但法官指出,佔領運動既並非有限度,亦不會達到預期目的。

法官認為上萬人的阻路難以在三數天內完成清場,因此必然會持續地影響交通民生。判詞第269段甚至明言,三子到後期才意識到佔領過度擾民,已經「為時已晚」。在影響改策方面,法官在判詞第276段指出,三子若以為政府會一下子答應他們的普選方案,想法天真。

因此,對於法官和控方來說,這場活動本質上是公眾妨擾,令其他市民無法行使使用道路的權利。

示威者陸續前往政府總部外聲援被捕的示威者,在添美道一帶集會。直至2014年9月28日凌晨,「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陳建民、朱耀明在大台上宣佈提早啟動「佔中」。(Bobby Yip/路透社)

誰號召市民犯法?

另一個關鍵在於煽惑。九人同樣被控告煽惑他人犯公眾妨擾罪,或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罪。辯方認為,不少因素令到佔領規模擴大,例如警方在9月26日封鎖添美道,令參與民眾無法進入示威區,以至擴展到附近其他路段。

但法庭認為,即使警方封鎖添美道也好,被告號召了更多人前來霸佔附近路段,都是不爭的事實;在政府施放催淚彈後,部份人在一度撤退後亦再次呼籲聚集。所以,他們分別構成煽惑他人犯公眾妨擾,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罪。

示威者在佔領區域各處設置多個路障,警方多次嘗試清拆,被示威者阻撓,並演變為衝突。圖為2014年10月14日,雙方在龍和道對峙。(Philippe Lopez/法新社)

社會須告別舊有思維

如此複雜的案件,法庭對部份要點的判斷,難免帶主觀成份。不論能否說服控方或被告,在香港完善的司法制度下,他們都可以依程序上訴,爭取合理裁決。對於社會其他人來說,這宗案件值得關注,不只因為關心九名被告的前途,更是因為這場運動對社會消耗甚大,實在值得各界從中反思。

以阻礙道路的爭議為例,如果是同情佔領者的,自然會覺得在合理限度之內,值得社會包容;但對於反對佔領一方來說,這就是非常擾民,不值得同情。由此可見,香港人能否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社會問題,實為爭議關鍵。若只懂以一己視角出發,事事以為客觀地不爭,社會怎能夠不撕裂?

另一方面,政府和市民、警方和市民的關係在過去幾年轉差,以至社運人士和示威者經常思考如何將行動升級。但與此同時,特別在上屆政府期間,警方傾向嚴厲執法,封鎖添美道來限制集會人數增加,便是一例。如此硬碰硬,陣營之間的衝突和對壘只會增加,無益社會。擺脫鬥爭思維,在香港顯得特別重要。

經歷數年撕裂、黃藍鬥爭之後,近年社會轉趨平靜,但平靜並非必然。畢竟,燙手的社會和政治議題不可能完全消失。問題是在下一次重大爭議出現之時,香港人能夠從過去的經驗汲取教訓,以更和平和理性的方式互相對話、求同存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