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壓迫和背叛的巴勒斯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周二(10日)在聯合國安理會上,不但批評美國提出的中東和平計劃「廢除巴人權利的合法性」,更形容國土猶如「瑞士奶酪」,藉此重申「巴人將斷言拒絕以色列—美國提案」的強硬立場。
儘管阿巴斯的立場得到阿拉伯國家聯盟、伊斯蘭合作組織和非洲聯盟三個跨國組織支持,但在各國心懷的利害盤算下,巴人除了寄望能喚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也只能靠微弱的力量作抵抗。

特朗普(右)和內塔尼亞胡1月28日在白宮召開聯合記者發佈會,在巴勒斯坦缺席情況下,宣布解決以巴雙邊關係的中東和平計劃。(Reuters)

特朗普自稱其中東和平大計為「世紀協議」,但觀乎內裡的條文,卻比1993年的《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更為苛刻,國土大為削減之餘,同使巴人成為寄人籬下的邊緣人。首先,「世紀協議」支持以色列可在定居點政策中強搶回來的土地,成立「飛地社區」,這變相使現時的殖民政策合法化。其次,在耶路撒冷的主權爭議上,特朗普不但無恥地建議巴勒斯坦可在東耶路撒府的邊垂郊區Abu Dis設立首都,更否定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難民本該享有「回鄉權」(right of return)。除此之外,協議無視正常國家應有軍事和安全控制權,並欲將現時以色列藉軍事管制而封城的措施恆常化,僅將民政管理事宜留給巴勒斯坦。這些條款不但遠較《奧斯陸協議》的嚴苛,更有違安理會《第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歸還1967年戰爭中非法侵吞的土地。

在以巴問題上,特朗普雖然看似積極斡旋,但從近年美國大使館遷都耶路撒冷、停止反對定居點政策,以及承認特拉維夫在戈蘭高地的主權可見,美國的立場有失中立早是昭然若揭。但是,歷史上與巴勒斯坦站在同一陣線的阿拉伯國家,其偽善程度亦與美國不相伯仲。

阿拉伯國家不盡可靠

儘管阿巴斯的演說獲三個跨國組織背書,但組織的成員國與以色列、美國私下互動的表現,卻早已背離阿拉伯國家的傳統立場。特朗普上月在白宮公布世紀協議時,出席者不單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更有巴林、阿聯酋和安曼的駐美大使成為白宮上賓。尤有甚之,沙特和阿聯酋更公開感謝特朗普的努力,呼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直接對話。除此之外,過往曾經與以色列開戰的埃及,亦僅僅表明將「仔細和徹底地審查美國的願景」,完全遠離斷言拒絕的應有立場。

一眾阿拉伯國家摒棄上世紀的立場,漸向美國和以色列靠攏,箇中有兩大原因不容忽視。經歷上世紀數次中東戰爭後,美國對阿拉伯國家採用分而治之,已成功誘使多國成了華府的傀儡。如約旦和埃及等中東國家,在管治失誤下,社會長年陷入「碎片化和兩極化」現象,使其須依靠美國提供的援助,來維持其政治權力,而後者更在1979年以後,年均收取逾16億美元的經濟、軍事援助,使其外交政策只能聽從華府。再者,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功利計算下,近年美國與伊朗衝突升溫,同使沙特、阿聯酋和巴林等海灣國家放棄擁護巴勒斯坦,並投向以色到懷抱。

縱然巴勒斯坦人的處境,遠比上世紀南非的種族隔離時期更為嚴峻,不但自身並無籌碼與以色列交涉,近年更被阿拉伯國家背棄,惟此亦不能屈服於拳頭下。2005年,英國組織倡議一項全球民間政治運動,皆於要透過抵制、撤資和制裁(BDS),向以色列施壓,迫使當局停止佔領巴勒斯坦、尊重各族群的平等權利,並落實巴勒斯坦難民的歸鄉權。即便BDS的「受害者」是以色列的全國民眾,並非執制種族隔離政策的官員,但在絕處時將潛在損失局限在經濟層面,總好比上世紀「黑色九月」、「法塔赫」等武裝組織施以的恐怖襲擊,來得和平和理性。當下巴人除了接受屈辱的隔離政策,亦或只有BDS的力量可為他們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