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醫生是硬道理 不能為細節因噎廢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周二(18日)公布免試引入非本地醫生方案,近兩日也接受多間傳媒訪問,回應業界與坊間的疑慮。作為解決醫生不足的新方案,免試引入的模式的確存在討論的空間,但社會各界應以積極的心態去提出改善方向和建議,而不是基於偏見和保護主義,一味地抗拒這一惠民措施。

作為一種全新的模式,業界和社會對此有所疑慮不難理解。比如醫生工會提出,沒有考試如何保證這些引入醫生在五年的工作培訓後能達到以往考試要求水平呢?尤其時通常只有重大問題與失誤時,才會影響當事人在公立醫院的工作評核,這又是否等於五年工作培訓的通過標準相當寬鬆呢?又比如業界認為,挑選100所認可醫學院的特別註冊委員會成員缺乏前線醫生代表,因此他們的決定是否能考量到引入醫生是否融入香港工作環境,與同事配合得當等因素呢?

方案實施前,社會有這些疑問非常正常,只是業界和市民不能停留在拋出疑問後就徹底反對方案的層面,而是應該更進一步地衡量,這些問題是否站得住腳,又是否有完善的可能性。比如前兩個疑問主要擔心引入門檻被降低,引入醫生的資質得不到保障。但一方面正如陳肇始所說,用五年的工作培訓取代過往的考試,正正是多管齊下的另類考核方式。的確,過往引進的醫生只要通過考試即可,但醫療本不同於其他行業,卷面分數難以反映一個人的醫德,變通與實踐能力。而五年的工作培訓卻能綜合反映引入醫生的「實戰」能力,若在此期間沒有重大問題,相反已是比較充足且全面的實力證明。

陳肇始宣布,推出法例修訂免試引入海外醫生。(梁鵬威攝)

從問題出發 完善細節

當然這些疑問也提出了新方案可改善的方向。比如關於引入醫生五年的工作評核,政府也可構思較為透明的申訴渠道,讓現有的評核制度更加公開量化,可被公眾監督。有比如業界擔心的特別註冊委員會不能理解前線的需要這一問題,則應開通前線醫生的意見反映渠道或者讓他們的意見在每三年審議一次認可名單指定中有一定的話事權,以將過往不同學校海外醫生在不同科室的融合、表現納入衡量標準中。

事實上,除了市民已提出的憂慮,新方案本身亦有可改善的空間。比如目前香港社會主要的討論在於方案如何保障海外醫生的資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方案如何提升對海外醫生的吸引力,也是方案能否成功的關鍵。比如英國香港醫學會前主席伍康予早前接受《香港01》專訪時透露,專科培訓的名額將是他考慮是否回流的主要原因。對此,陳肇始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外科、骨科醫學院培訓名額不多,暫時只會培訓正式註冊醫生。如何儘快將把培訓名額擴大至回流生,如何平衡冷門科室無人選,熱門科室供不應求的問題?這些都將決定新方案的成敗。

社會若執著於一兩個細節問題而拒絕任何新的嘗試,無異於因噎廢食。而當免試新方案並不一定遜於考試的一錘定音,且其不足也有可行的改善方向時,盲目的全盤否決,則不免有流於偏見與保護主義之嫌。作為一個全新的方案,社會又所疑慮與擔心是正常的情緒,但不能讓這種情緒成為改革的絆腳石,而應該意識到在現有措施並不足以紓緩市民求醫難之急時,增加海外醫生的引進不是應該與否的問題,而是應共同致力於完善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