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伊朗導演遭父母迷暈肢解 以榮譽名義而殺人當真無錯?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伊朗首都德黑蘭西部日前傳出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一對老年夫婦涉嫌向其47歲兒子、導演霍拉姆丁(Babak Khorramdin)下毒然後將其肢解,原因竟是兒子一直保持單身卻與學生發生關係。夫婦又承認三年前曾以同樣方法殺害濫藥的女兒及有施虐傾向的女婿。此則新聞震驚伊朗全國之餘,亦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根據伊朗法律,謀殺雖可判處死刑,但殺害親生子女最高刑罰卻只是監禁十年,令當地人質疑相關法律是否過時。事件同時也再度掀起關於「榮譽殺人」的討論:究竟為家族名聲或追求道德一致性而行兇何時方可徹底消失?

根據人權監察組織定義,「榮譽罪行」一般指男性家族成員以有損家族聲譽為由對同族女性施行的暴力行為,形式通常都是謀殺,其觸發原因往往為該女性拒絕父母替其選擇婚姻對象、意圖離婚、出軌或遭受性侵等。不過,男性若遭性侵或有同性戀行為,亦可能會成為「榮譽殺人」的受害者。「榮譽殺人」未必與個別宗教有直接關係,主要發生在一些女性地位低下的社會或道德規範較森嚴、社會風氣較保守的地方。大多數人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不時就會出現女兒反抗父母安排婚事而被殺的事件,而部分治安不佳的拉丁美洲國家亦曾有女性受性侵後被家族成員殺害。

20歲男子蒙法列德(Ali Fazeli Monfared)(Twitter圖片)

伊朗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由教士執掌政局,全國推行伊斯蘭教法,社會風氣變得保守,女性地位驟降,助長當地發生不少「榮譽殺人」事件。在霍拉姆丁遇害前,本月初便有一名叫蒙法列德(Ali Fazeli Monfared)的男子打算與同性密友移居土耳其,於是以同性戀為精神病為由向軍方申請豁免兵役,結果卻遭同族幾位男性成員斬首殺害。伊朗法律既將同性戀視為精神病,又把同性之間的性行為訂為罪行,本來就屬於加劇社會對性小眾偏見的制度歧視,而霍拉姆丁案裏父母殺害親兒最高更只會判監十年,無疑等同在法律上鼓勵「榮譽殺人」。

現代社會尚存不公

況且在南亞、中東國家裏,女性地位低落並不限於尋常百姓家庭。伊朗鄰國阿聯酋的杜拜公主拉季法(Sheikha Latifa)於2018年逃亡失敗後音訊全無,直至近日網上方流傳一張其與友人在購物中心的近照,才證明拉季法仍然在生。連身為杜拜酋長兼阿聯酋總理之女的拉季法,都受不住家人虐待逃亡,被捕後還遭單獨囚禁及虐打,而於2018年第二度逃走失敗後更被人間蒸發三年之久,即使來到今天也無法證實其恢復人身自由。

杜拜公主拉季法(Sheikha Latifa)2月自指片段稱被軟禁後,相隔三個月後,她的兩名友人5月20日上載於當地一個商場內的合照。(Instagram/ lyndabouchikhi)

在資訊年代的廿一世紀,外界或許難以想像逼婚、囚禁妻女、「榮譽殺人」等事件在世界一些地方仍然不斷發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世界有7.36億女性曾受到伴侶實施的性暴力、人身暴力或者非伴侶的性暴力對待,亦即每三名女性便有一人,而且此一現象還無分已發展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一些保守國度裏頭,人們因封建的宗教或傳統等理由,用「榮譽」來包裝對女性或性小眾的暴力,甚至還利用社會風氣及法律加以庇護,借着至高無上的家族、民族及宗教之名,而行壓縮自由、輾碎尊嚴、威脅人命之實,此究竟又是否我們所樂見的現代社會?